理想汽车Q3亏损6亿订单却破10万生死转型加速

一辆车因冷却液问题被召回,一个季度亏损6.24亿元,毛利率跌破16%——理想汽车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乍看是场溃败。但另一组数字却令人震惊:i8和i6两款新车订单突破10万辆,i6上市即售罄。一边是巨额亏损,一边是市场抢购,这看似矛盾的图景,实则揭示了一个新势力巨头在生死关口的艰难转身。

理想汽车的亏损,主因清晰而沉重:MEGA车型因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风险,被迫召回1.14万辆,直接造成超11亿元损失。这款承载品牌向上使命的旗舰MPV,上市之初便因设计争议遭遇舆论反噬,销量低迷,如今又因基础部件缺陷陷入信任危机。更严峻的是,它暴露了一个残酷现实:即便拥有行业领先的5C超充与电池防护设计,一个被忽视的冷却液配方,仍能击穿整套安全体系。

但理想并未陷入被动。在MEGA阴影之下,i8与i6的爆发,不是偶然。i8以全系标配激光雷达、800V高压平台和六座“平权”空间,切入30万元以上家庭SUV市场,用33.98万元的起售价,挑战蔚来ES8与问界M8;i6则以23.98万元的“地板价”,将空气悬架、冰箱、电吸门等高感知配置下放,精准狙击特斯拉Model Y与小米SU7。两款车共同的杀手锏,是理想自研的VLA司机大模型——月活使用率91%,用户渗透率行业第一,让智能驾驶从“能用”迈向“好用”。

这背后,是一场静默的战略重构。当零跑、小鹏纷纷靠规模盈利,理想选择重押研发:单季投入30亿元,全年预计120亿元,其中AI超60亿。它不再只卖车,而在构建“智能出行生态”。MEGA的失败,恰恰加速了这一进程——它用11亿元的代价证明,电动车的竞争,早已从参数表转入基础供应链与全栈自研能力的深水区。

行业格局也在悄然改写。2025年第三季度,零跑首次稳定盈利,小鹏、蔚来逼近盈亏平衡,新势力集体迈入“盈利时代”。但理想的不同在于,它正以一场自我革命,从“爆款制造商”转向“技术定义者”。现金储备989亿元,足够支撑未来三年的研发烧钱;10万辆订单,则是市场对转型路径的初步投票。

理想没有倒在MEGA的阴影里。它用亏损换来了教训,又用新产品赢回了信心。真正的危机从不是一次召回,而是固守成规。当整个行业还在比拼交付数字时,理想已押注下一个战场:谁能把最沉默的部件做到极致,谁才能真正掌控未来。

技术可以炫目,但安全必须沉默无闻——因为它本就不该被听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