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禁摩,本田被“精准爆破”,中国电车涌入,一场三国杀开始了

这世界最魔幻的故事,不是屌丝逆袭,而是地主被长工抄了家。

你敢信吗?

一个公司,在一个国家卖摩托车,卖到了什么程度?

80%的市场份额都是它的。

这不叫卖货,这叫垄断,这叫事实上的“路权税”。

越南禁摩,本田被“精准爆破”,中国电车涌入,一场三国杀开始了-有驾

这个公司叫本田,这个国家叫越南。

本田在越南,就像可口可乐在美国,是空气和水一样的存在。

四家巨型工厂,两千多个经销商,两百多家零件厂,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养活着下游两百多万人。

送外卖的小哥,修车的师傅,路边摊的大姐……他们每天拧动油门,发出的轰鸣声,都是本田账户里响起的金币声。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种日子会千秋万代的时候,越南政府突然掀了桌子。

一纸禁令,简单粗暴:2026年,首都河内一环内,不准跑烧油的摩托了。

到2030年,三环内也得滚蛋。

全国两成的摩托,必须换成电动的。

这叫什么?这叫精准爆破。

消息一出来,2024年8月,本田在越南的销量应声暴跌22%。

这可不是什么市场波动,这是地基被抽走了一根钢筋。

9月份稍微回暖了一点点,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大雪崩前掉下来的一小块雪。

本田这位在越南躺着收租几十年的老地主,突然发现,佃户们要集体改种电稻了,而他手里一把电稻的种子都没有。

更骚的操作还在后面。

日本那边,从大使馆到本田、雅马哈、铃木这“日系三巨头”,瞬间就急眼了。

这哪是禁摩啊,这分明是冲着日本的饭碗来的。

越南禁摩,本田被“精准爆破”,中国电车涌入,一场三国杀开始了-有驾

大使馆火速给越南政府递了封信,措辞那叫一个恳切,说你这么搞,我们辛辛苦苦帮你建立的摩托车供应链要崩啊,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工作要丢啊,社会要不稳啊,大哥三思啊!

言下之意:越南老铁,你忘了是谁带你走上摩托车小康之路的吗?

没有我们日本的技术和投资,你们现在还在蹬自行车呢。

做人要讲良心。

结果,越南总理范明政的回应,堪称当代外交的“硬核回怼”典范。

就一句话,给你噎死:“减排是国家大事,这事儿没得商量。”

看到这,你还觉得这只是个环保故事吗?太天真了。

环保,从来都是大国博弈的遮羞布,是小国换道超车的加速器。

说白了,越南这波操作,根本就不是“要不要环保”的选择题,而是“谁来定义越南未来工业”的必答题。

几十年来,日本企业用技术和资本,把越南打造成了自己全球供应链上的一颗螺丝钉。

越南靠日本技术生产,日本靠越南市场赚钱。

这条链子,越南是打工的,日本是老板。

现在,越南这个打工仔不想再拧螺丝了,他想自己开厂当老板。

可问题是,在燃油摩托这条赛道上,他拿头去跟本田、雅马哈拼?

发动机技术、品牌、渠道,哪一样他都拼不过。

怎么办?掀桌子。

直接宣布旧赛道作废,大家全部到新赛道——电动车——来玩。

越南禁摩,本田被“精准爆破”,中国电车涌入,一场三国杀开始了-有驾

在新赛道上,本田这个肌肉猛男,因为转身慢,体重太大,反而成了最笨拙的那个。

过去十年,本田在电动化上几乎是零作为,躺在80%市场份额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完美错过了全世界的电动化浪潮。

这就是典型的“霸主诅咒”,当你在一个领域太成功时,你就会成为自身成功的囚徒,拒绝任何可能动摇你地位的变革。

魔幻的一幕出现了。

越南政府的禁令,就像给一个人判了死刑,但却给另一个人打开了天堂之门。

这个人,就是越南本土的“天选之子”——VinFast。

就在本田销量暴跌的2024年第二季度,VinFast的电动车卖了七万辆,同比暴增五成。

这速度,简直就是在本田的尸体上蹦迪。

VinFast是谁?

越南首富潘日旺的亲儿子,被举国之力供养的工业独苗。

越南政府这波操作,名为环保,实为“定向扶贫”,用行政命令强行清场,把全越南最大的市场、最肥的蛋糕,硬生生从日本人嘴里抠出来,塞进了自己儿子嘴里。

这还没完。

闻着血腥味来的,还有中国的“鲶鱼军团”。

雅迪、爱玛这些在中国国内杀成一片血海的电动车巨头,带着极致的性价比和贴近老百姓的服务,像潮水一样涌入越南。

价格便宜,七八百美元就能搞定,还送头盔雨衣,坏了上门修。

你本田不是高贵冷艳吗?

不是转型慢吗?

越南禁摩,本田被“精准爆破”,中国电车涌入,一场三国杀开始了-有驾

好,那广大的中低端市场,那些每天挣点辛苦钱,一块钱都要掰成两半花的普通人,我们就全收下了。

你看,一场看似简单的“禁摩令”,瞬间演变成了一场三国杀。

日本队(本田):我是霸主,我被偷家了,我很愤怒,但我动不了。

越南队(政府+VinFast):我要崛起,我要换赛道,哪怕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中国队(雅迪、爱玛):你们打,我们卖货,顺便抄个底。

最惨的是谁?是那些被宏大叙事卷进去的普通人。

那两百多万靠摩托车讨生活的人。

一个送外卖的小哥,一天辛辛苦苦,可能就挣个二三十美元(原文三百美元应为笔误或夸大,按当地收入调整更合理),一辆便宜的电动车要七百美元,政府补贴一百块,剩下的六百从哪来?

不吃不喝几个月?

更要命的是配套。

欧洲搞禁燃油车,花了十几年布局,充电桩铺得比加油站还密,补贴给得肉疼。

越南呢?

只给五年,让你跑步进入新时代。

充电桩不到两成的地方有,充电标准五花八门,电池能用多久,能跑多远,全靠开盲盒。

政府像个渣男,只管提出要求,不管解决问题,压力全甩给了老百姓。

旧车怎么回收?

没人管。

越南禁摩,本田被“精准爆破”,中国电车涌入,一场三国杀开始了-有驾

几十万修车师傅、零件厂工人失业了去哪里?

没地方培训。

想买新车贷款?

银行看你工作都不稳了,谁批给你?

政策是冰冷的,人是滚烫的。

河内的天要变蓝,但几十万个家庭的锅可能要变冷了。

2025年7月,越南第一批电动车安全标准就要出台,合规的车,价格肯定要涨。

不合规的呢?

你猜会不会有地下市场?

改装车、黑市电池、走私零件……当正路走不通时,野路子就会疯长。

这就是转型期的阵痛,一个国家想要挣脱旧枷锁时,必然会扯断一些血肉。

本田栽的这个大跟头,表面看是市场误判,深层里,是它没读懂一个崛起中的国家,那种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的决心。

本田说,我们不关厂。

废话,四家工厂,上万员工,你说关就关?

可减产已经是事实。

曾经昼夜不息的流水线,现在有了喘息的时间。

而这份喘息,对日本来说是焦虑,对越南来说,是豪赌。

全世界都在喊碳中和,都在奔向那个绿色的未来。

但聚光灯之外,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没得选,他们只是想在时代的巨轮下,找一条活路。

城市要干净,谁来为那些被淘汰的“脏衣服”买单?

这才是越南这盘大棋背后,最无声,也最震耳的拷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