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小鹏P7上市,6分37秒订单破万,凭啥这么火?

咱们今天来聊个车圈里挺有意思的事儿,这事儿说起来,感觉就像是咱们平时网购抢东西一样,但抢的可是十几二十万的大件儿——汽车。

最近,小鹏汽车搞了个新车预订活动,具体是哪款车,价格多少,官方一开始都没明说,就放出一个消息:交99块钱的意向金,到时候买车能直接抵3000块钱,而且这个优惠还能跟以后正式上市的其他活动一起用。

您听听,这条件是不是有点让人心动?

全新小鹏P7上市,6分37秒订单破万,凭啥这么火?-有驾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就这么一个信息还不太明朗的预订,活动开始后才6分37秒,订单量就直接冲破了一万台。

这个速度,别说卖车了,就是网上抢个热门手机、抢张演唱会门票,也差不多就这阵仗了。

很多人就纳闷了,现在大家买车都这么“任性”了吗?

价格都不知道,配置也不清楚,就敢直接掏钱下订,这背后到底是图个啥?

是小鹏的魅力太大了,还是这里面有咱们普通人没看明白的门道?

这事儿确实值得咱们好好琢磨琢磨。

其实啊,这所谓的“盲订”,看着挺冲动,实际上对于咱们消费者来说,是一笔算得很精的账。

您想啊,这99块钱,在现在这个物价水平下,也就是一顿好点的快餐,或者两杯奶茶的钱。

用这么点小钱,您就提前锁定了一个“准车主”的身份,还拿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优惠承诺:99元变3000元。

全新小鹏P7上市,6分37秒订单破万,凭啥这么火?-有驾

这中间的差价是2901元,这可是白给的福利,谁不想要呢?

更关键的一点是,这种意向金活动,按照行业惯例,如果您最后了解完价格和配置,觉得不合适,不买了,那这99块钱是可以全额退还的。

也就是说,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是一个几乎零风险的参与机会。

花99块钱,您就买了一个“后悔权”和一个“优先权”,如果最后车子合心意,您就比别人多省了将近三千块;如果车子不满意,钱也能退回来,您也没啥损失。

所以,大家并不是真的“盲目”,而是看准了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投资”。

从车企的角度看,这一招就更高明了。

在车还没正式发布前,通过这种方式,一下子就摸清了市场的热度,还顺便做了一波声势浩大的免费宣传。

这一万个订单,不仅仅是数字好看,背后更是一万个对小鹏品牌高度关注的潜在客户,这为后续的正式销售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那么,让大家如此踊跃参与的这款车,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全新小鹏P7上市,6分37秒订单破万,凭啥这么火?-有驾

根据一开始的一些信息,很多人以为是小鹏P7的全新换代车型。

小鹏P7这款车,大家应该不陌生,凭借着它那个非常帅气、流畅的外形,在刚推出的时候就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可以说是小鹏汽车的“颜值担当”和成名作。

所以,一听说P7要出新款,而且可能从原来的中型车升级成中大型车,大家自然是非常期待。

不过,随着后来更多的信息披露出来,大家发现,这次引爆预订热潮的,很可能并不是P7的直系下一代,而是小鹏推出的一个全新子品牌MONA的首款车型,代号M03。

这就更有意思了,这意味着小鹏汽车正在下一盘大棋。

我们知道,现在的小鹏P7i,主打的是20多万到30多万的市场,直接的竞争对手是特斯拉Model 3、小米SU7这些热门车型,走的是相对高端、智能化的路线。

而这个全新的MONA系列,它的定位据说会下探到15万到20万这个区间。

这个价格区间,可是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最激烈、销量也最大的“红海”。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市场反应会如此热烈。

全新小鹏P7上市,6分37秒订单破万,凭啥这么火?-有驾

因为大家心里都有一个预期:小鹏会不会把自家最拿手、最引以为傲的智能驾驶技术,下放到一台价格更亲民的车上?

这些年,小鹏汽车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了一个非常鲜明的标签,那就是“高阶智能驾驶”。

当很多品牌还在宣传车子加速有多快、电池续航有多长的时候,小鹏已经把它的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从高速公路推广到了复杂的城市道路。

这种技术上的领先,给小鹏积累了非常好的口碑。

很多人一提到智能驾驶,首先想到的就是小鹏。

这就像我们一说起手机拍照,会想到华为;一说起系统流畅,会想到苹果一样,这是一种深入人心的品牌认知。

所以,当大家听说小鹏要推出一款15万级别的车时,心里想的是,我有没有可能用买一辆普通家用车的钱,体验到以前只有在三四十万豪车上才能享受到的那种先进的自动辅助驾驶功能?

哪怕这个功能是“青春版”的,也足以让它在同价位的车型里脱颖而出。

这才是大家愿意花99块钱去“赌”一把的真正原因。

全新小鹏P7上市,6分37秒订单破万,凭啥这么火?-有驾

大家信的,不仅仅是小鹏这个牌子,更是对我们中国自主品牌在核心技术上不断突破的这份信心。

当然,预订火爆只是一个漂亮的开场。

新车真正上市以后,要面对的挑战可一点都不少。

如今的汽车市场,用“神仙打架”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如果这款新车真的像传闻中那样,主攻15到20万的市场,那它要面对的对手可都是重量级的。

比如比亚迪,它的秦、汉、海豹等车型,在这个价位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产品矩阵,占据了半壁江山。

还有吉利、长安、零跑这些品牌,也都有性价比非常高的热门车型。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里,消费者会变得非常挑剔,他们不仅看重价格,还会仔细比较车辆的设计、空间、续航、配置以及质量的可靠性。

小鹏的智能驾驶虽然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但它能不能成为决定性的胜负手,还要看最终的产品定价是否足够有诚意,以及整车的综合实力能不能打动更广大的普通家庭用户。

最初这一万个订单,很多可能都是小鹏的忠实粉丝或者对新技术特别感兴趣的“尝鲜者”。

但要想把这种热度持续下去,从“网红”变成“长红”,就必须拿出真正过硬的产品力,去说服那些手握预算、货比三家的主流消费者。

所以,这6分多钟破万的订单,对小鹏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压力,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