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博通、宾法这种设计公司破产清算的新闻,就跟看《道诡异仙》里那些走火入魔的修士坐化一样,感觉又魔幻,又合理。最近又有人翻出博通那台叫雪佛兰Nivola的老古董,说这是什么90年代的遗珠,是致敬传奇。
是是是,都对。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台车,以及它背后的博通,它们的死亡,完美解释了为什么今天的车圈必须这么卷,必须人脑子打出狗脑子。
这台Nivola,本质上就是一场行为艺术。一场属于意大利老炮儿们的,不计成本、不问前途的,大型不务正业。你看它的背景,致敬传奇车手努沃拉里,因为人家喜欢黄色,所以车就必须是珍珠黄。这逻辑就非常的不商业,非常的“我乐意”。这放今天哪个车企敢这么干?哪个产品经理敢在立项会上说,“我们这个新车叫‘东坡’,所以内饰必须用猪肉纹理的皮质,还得带一股红烧肉的味儿”?老板不把他连人带电脑一起从30楼扔下去就算积德了。
然后是这帮意大利人的核心操作,他们管通用要来一台科尔维特ZR-1,然后直接把人家的底盘给扔了,自己重新焊了个什么管状空间框架龙骨。这还不算完,把前置发动机,硬生生给改成了中置。中置还不够爽,必须是横着放。这就相当于你请了个装修队,结果他嫌你家承重墙不带劲,直接给你家房子掀了,原地盖了个庙。你说你图啥?他说,这样风水好,佛祖看了都点赞。
最颠的是动力,原厂375马力,他们觉得不够意思,配不上这身黄袍。怎么办?加涡轮,加大加大加大。直接给你干到650马力。在1990年,650马力是个什么概念?那不是车,那是陆地飞行器,是雷电法王杨永信的私人电椅。这帮意大利人是不是疯了!他们根本没想过这玩意儿要怎么卖,要怎么量产,要怎么过各国的法规。他们脑子里唯一的念头就是,爽,就是最大的KPI。
这就是老欧洲黄金时代的遗毒。他们觉得造车是艺术,是表达,是致敬。他们在一栋富丽堂皇的艺术馆里精雕细琢,完全没注意到外面的世界已经变成了黑暗森林。当博通还在纠结一台概念车的线条是不是够优雅,能不能体现赛车精神的时候,丰田正在琢磨怎么把成本再降低一毛钱,大众在盘算一个平台到底能生出多少个娃。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特别理解这种情怀。就像我们年轻时也曾觉得爱情高于一切,觉得理想能当饭吃。但现实会给你一记响亮的耳光,告诉你柴米油盐才是人生的真谛。这台Nivola就是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理想”,它很美,美到不真实。但它死了,就是死了。被谁杀死的?被时代,被成本,被那些“不讲武德”的实用主义者。
今天的车圈,本质上就是对Nivola这种“艺术品”的终极反叛。大家不装了,摊牌了。什么品牌历史,什么设计传承,什么狗屁情怀,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都是压缩毛巾,一戳就破。如果说过去的车企竞争是在餐厅里比谁家的菜更好吃,那现在的竞争逻辑就是,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你看理想,它研究过什么驾驶乐趣吗?它在乎什么底盘质感吗?它不在乎。它只在乎你老婆孩子在后排的沙发上躺得舒不舒服,冰箱里的可乐够不够冰。你看小米,雷军老师上来根本不跟你聊什么百年福特、百年奔驰,他直接告诉你,我就是要把价格打下来,你爱买不买。再看蔚来的乐道,那更是重量级,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在这套法则里,Nivola这种车,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它太体面了,太优雅了,太“要脸”了。它的每一个设计细节,都在呐喊“我很贵,我很特别”。而现在的爆款车,每一个毛孔都在嘶吼“我很值,快来买我”。
讲真,我有时候觉得,我们怀念的不是这些老车,我们怀念的是那个我们还没开始脱发的年代。
所以,别再吹什么自动驾驶是未来了。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根本不在于激光雷达或者算法,而在于你怎么处理一个突然从路边窜出来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浑身装满雷达也没用,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Nivola这种650马力的性能猛兽,在老头乐的“绝对防御”面前,就是个战五渣。它快,有啥用?你能快过大爷的演技吗?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一台概念车跟现在的电车卷王们放一起比较,本身就是一种耍流氓。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流氓。它不会给你留下任何喘息的空间。博通的结局就是所有“艺术家”的结局,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它在2015年被打包拍卖,连同底盘和模型一起,卖了350万欧元。听着很多,但对于一个曾经辉煌的设计帝国来说,这跟贱卖没什么区别。
它的内饰设计也很有意思,门槛里能藏行李箱。这个设计,典中典的“为了设计而设计”。我敢打赌,设计师本人这辈子都不会用这个功能。这就跟很多智能座舱里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一样,发布会上吹得天花乱坠,用户一辈子可能就用一次,还是为了拍个视频发朋友圈。本质上都是一种表演,一种“你看我多牛逼”的自嗨。
所以,这台Nivola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它像一个坐标,一个反向的坐标。它用自己的优雅和死亡,为今天所有的“不体面”做了最完美的注脚。它告诉所有还抱着幻想的人,时代变了,大人。别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了,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才是唯一的真理。
因为在黑暗森林里,活下来的那个,才有资格定义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
至于那些死掉的,它们什么都不是。它们只是博物馆里的一堆废铁,和一段被人偶尔提起的,所谓的故事。
所以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意义就是,它存在过。就问你气不气?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