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押注氢燃料电池:2028 年,能否颠覆新能源汽车格局?

宝马押注氢燃料电池:2028 年,能否颠覆新能源汽车格局?-有驾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变革的浪潮中,宝马于近日扔下了一颗重磅 “炸弹”。9 月 22 日消息传来,宝马正式推出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并且已经紧锣密鼓地启动了首批原型产品的试制工作。按照既定规划,这一先进的系统将于 2028 年实现量产,并率先搭载于全新一代 BMW X5,强势进军全球市场。这一举措,无疑让全球汽车行业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前景之上。

新能源时代,技术路线之争从未停歇。纯电动、插电混动各领风骚,而宝马却始终坚持多技术路线同步发展,尤其在氢能源领域投入巨大。宝马集团负责研发的董事普斯特博士直言:“2028 年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的推出,将为我们的产品矩阵增添零排放驱动新选择。氢能作为全球脱碳的关键部分,是宝马投入的重点。” 从宝马的布局来看,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抉择。

回溯历史,宝马在氢能领域的探索可谓源远流长。1979 年,第一辆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的 BMW 520 测试车诞生,拉开了宝马氢能探索的序幕。2000 年,首次小规模试产 12 缸氢能汽车 BMW 750hL,开启 “清洁能源世界之旅”。此后,2014 年的 BMW 535iA Hydrogen,搭载丰田第一代氢燃料电池驱动系统;2023 年,BMW iX5 氢燃料电池车试点车队在全球路测,其第二代氢燃料电池驱动系统由宝马自研,采用丰田氢燃料电池。如今,第三代系统横空出世,宝马和丰田共同研发乘用车驱动系统,核心氢燃料电池技术可用于乘用、商用两车领域,力求降低成本,推出特色产品。

从技术层面剖析,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优势显著。设计更为紧凑,功率密度大幅提升,使得新系统占用空间减少约 25%,结构精简程度远超上代。高度集成化的特性,让它能无缝融入未来车型架构,进一步落实宝马的技术开放理念,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驱动选择。系统效率也得到提升,除燃料电池本身,其涵盖的冷却、氢气、空气等子系统,共同确保了整体的高效运行。在 2024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宝马自主研发的 “燃料电池乘用车模块化储氢系统技术” 斩获 “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 奖,其先进、安全且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设计,增加了储氢容量,提升了车身刚性,为燃料电池在纯电平台上规模量产奠定基础。

宝马的这一动作,也与全球政策趋势不谋而合。2022 年 3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明确了氢能的能源属性。2024 年 11 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更是为氢能产业化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在政策的东风下,宝马加大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与应用,无疑抢占了市场先机。

然而,氢燃料电池汽车要真正成为市场主流,仍面临诸多挑战。成本居高不下,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以丰田 Mirai 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为例,其进口国内起售价高达 74.8 万元,远高于普通燃油车,令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不过,宝马集团氢燃料电池技术及汽车项目负责人于尔根・古尔德纳表示,未来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将逐步成型,成本有望大幅降低。与此同时,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也正在大力推进加氢站建设,随着基础设施密度的增加,有望推动氢能在乘用车领域的广泛应用。

宝马推出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并计划 2028 年量产,是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与重要布局。它能否凭借技术优势,突破现有困境,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开辟出一片氢燃料电池的新天地,改写行业竞争格局?让我们拭目以待,共同见证 2028 年宝马氢燃料电池车的市场表现 。

#热问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