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咱们国内的汽车市场可真是热闹非凡,尤其是咱们自主品牌,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新车一辆接一辆地出,技术也是日新月异。
以前大家买个二十万上下的中型轿车,脑子里蹦出来的无非就是那么几个老面孔:丰田的凯美瑞、本田的雅阁,还有日产的天籁。
这“日系三剑客”在国内可以说是风光了很多年,各自都有着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但是,时代变了,消费者的口味也变了。
特别是天籁,这位曾经以乘坐舒适、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移动大沙发”的选手,在近几年的竞争中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路上的能见度感觉不如以前高了,销量数据跟另外两位老对手比起来,也确实拉开了一点距离。
很多人都在嘀咕,天籁是不是就这样慢慢掉队了?
就在大家以为日产可能要“佛系”应对的时候,东风日产却悄悄地准备了一个大动作,一款名为“天籁PLUS”的新车被曝光了,看这架势,是准备要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这个“PLUS”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简单的拉长加大,还是有什么实质性的提升?
随着网上实车照片的流出,这些疑问也逐渐有了答案。
咱们就从老百姓最关心的几个方面,一点点来看这台新车到底变了啥。
首先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外观了。
一辆车好不好看,直接决定了大家有没有兴趣去深入了解它。
老款天籁那个V字形的前脸设计,虽然是日产的家族风格,但实话实说,在如今这个追求年轻化、科技感的时代,确实显得有些中规中矩,甚至有点跟不上潮流了。
而这次的天籁PLUS,在外观上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进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年轻化改造”。
那个V字形的轮廓还在,但里面的细节完全不同了。
原来比较空洞的中网,现在换成了密集的横向镀铬饰条,层层叠叠的,看起来精致感和档次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的大灯设计。
新车用上了一条细长的LED灯带,横贯整个车头,并且巧妙地跟中间那个日产的LOGO连接在了一起。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LOGO本身还能发光。
这种贯穿式灯组加上发光车标的设计,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眼熟?
没错,这正是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咱们自主品牌新势力最喜欢用的设计手法,科技感十足。
这个改变可以说意义重大,它表明了日产的设计师不再固步自封,而是开始认真研究和学习当下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真正喜欢的设计元素。
可以想象,在夜晚点亮车灯后,这台天籁PLUS的辨识度绝对非常高,一眼就能和马路上那些普通的天籁区分开来,满足了很多车主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的心理。
看完了车头,我们再来看看车身尺寸,这可是很多国内消费者买车时非常看重的一点。
对于一辆中型轿车来说,“大”就意味着气派,开出去有面子。
这次天籁PLUS深谙此道,根据目前工信部申报的信息来看,它的车身长度增加到了4920毫米。
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对比,现款在售的天籁长度是4906毫米,它的老对手第九代凯美瑞是4885毫米,而新款雅阁是4980毫米。
这么一比就很清楚了,天籁PLUS虽然还没长过雅阁,但也已经明显超过了凯美瑞,比自己现款车型也长了一截。
这多出来的尺寸,不仅让整个车身侧面看起来更加修长、舒展,也让它在和同级别对手停在一起的时候,在气场上完全不输。
侧面的线条依然保持了天籁一贯的流畅感,微微溜背的造型也增添了一丝运动气息。
车尾的设计同样紧跟潮流,采用了贯穿式的尾灯,灯罩还做了熏黑处理,中间镶嵌着“NISSAN”的英文字母标识,而不是传统的LOGO。
这些细节都非常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
还有一个小变化值得注意,就是车尾的标识从之前一些版本上的“ALTIMA”(天籁在北美市场的名字)换回了大家更熟悉的“TEANA”,这仿佛是在告诉所有人:我还是那个你们熟悉的天籁,但我已经变得更强了。
当然,外观再好看,尺寸再大,对于一辆车来说,核心的动力系统才是它的灵魂。
过去几年,天籁之所以受到一些非议,除了内饰设计有些陈旧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主销车型搭载的那台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最大功率只有115千瓦,优点是平顺、省油、可靠,但缺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动力表现确实比较“佛系”,在追求驾驶乐趣的消费者看来,开起来有点“肉”。
尤其是在如今这个满大街都是零百加速三、四秒的电动车的时代,这样的动力表现确实不太够看。
然而,这次天籁PLUS的申报信息里,一个清晰的“380 VC-TURBO”尾标,可以说直接点燃了所有车迷的期待。
这个标识代表的,正是日产那台引以为傲的“黑科技”发动机——2.0T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的最大功率高达179千瓦,峰值扭矩达到371牛·米,数据非常亮眼。
它的核心技术在于,可以根据驾驶情况,智能地在8:1到14:1的压缩比之间进行无级切换。
简单来说,就是当你需要急加速、体验推背感的时候,它能爆发出强大的动力;而当你平稳巡航、想要省油的时候,它又能调整到最高效的模式。
这台发动机的回归,意味着天籁PLUS不再仅仅满足于当一个舒适安逸的“代步工具”,它要在性能上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正面硬刚雅阁的1.5T和凯美瑞的混动系统,为那些既看重燃油车驾驶质感又对动力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最后,也是大家最关注和最好奇的,就是内饰和智能化水平了。
这也是传统日系合资车普遍存在的短板。
虽然目前还没有官方的内饰图片流出,但根据网上的各种传言,天籁PLUS这次可能会有一次颠覆性的升级。
有消息称,新车可能会搭载华为的鸿蒙智能座舱系统,并且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会与国内顶尖的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进行合作。
如果这些传言属实,那对于天籁乃至整个合资B级车市场来说,都将是一次巨大的震动。
我们都知道,传统日系车的车机系统,常年被用户吐槽反应慢、界面丑、功能少,体验感和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相比,简直是两个时代的产品。
而如果换上了鸿蒙系统,就意味着天籁PLUS将一步到位,拥有当前市场顶级的车机交互体验,流畅的操作、丰富的应用、智能的语音控制,这些都将不再是短板,反而可能成为其核心卖点。
同样,与Momenta的合作,也预示着它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将不再是“样子货”,而是真正能够在日常驾驶中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的实用功能。
这一系列动作,如果最终落地,将充分展现出日产面对中国市场激烈竞争时的开放态度和求变决心,它不再固守己见,而是选择与中国领先的科技企业合作,用“强强联合”的方式来快速补齐自身短板。
这不仅是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认可,更是顺应市场发展、尊重消费者需求的明智之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