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柳汽林长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在汽车产业百年变局以及科技与新能源革命深度交织的当下,中国汽车品牌正以技术突破与战略定力重塑全球市场格局。近日,东风风行星海V9越享系列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分别为17.99和19.99万元,国补央补后低至14.99和16.99万元起,成为行业首款20万元内中大型插混MPV。发布会后,东风柳汽掌门人林长波接受了新华网专访,详解企业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展现民族汽车品牌在"双循环"格局中的使命担当。

东风柳汽林长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有驾

从技术突破到生态重构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汽车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领域,正是践行这一理念的核心阵地。”林长波开门见山,道出东风柳汽的实践逻辑。在他看来,东风柳汽的破局之道,在于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价值。

东风柳汽林长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有驾

在商用车领域,乘龙翼威5重卡的推出成为技术转化的典范。这款搭载自主研发800V高压平台与“龙息”热管理系统的新能源车型,破解了商用车充电慢、续航短的行业难题。“通过轻量化设计,每年能为用户增利数万元。”林长波介绍,该车的热效率突破与智能调度系统,正是新质生产力在制造端的具象体现,生产环节引入具身智能机器人,效率提升30%的同时降低能耗15%,打造出绿色智能生产的“柳汽方案”。

乘用车领域的突破同样值得肯定。星海V9越享系列以国补央补后至低14.99万元的上市价格,将40万级豪华体验带入20万元内市场,成为“新能源MPV豪华平权”的践行者。据悉,该车搭载的马赫双擎混动系统热效率达45.18%,200km纯电续航与1300km综合续航的组合,精准解决用户里程焦虑。林长波强调,这种“燃油车价格、新能源体验”的价值重构,正是新质生产力惠及民生的生动写照。

东风柳汽林长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有驾

另一方面,2024年启动的“龙行工程”,成为东风柳汽加速新质生产力落地的关键抓手。在东风集团与地方政府的协同支持下,企业计划五年投入200亿元,推动商用车向氢、氨、醇燃料技术突破,乘用车攻坚集成电驱与自研电池包。“我们要让技术创新不仅停留在实验室,更要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林长波表示,目前企业新能源专利数量已超千项,实用技术储备更是达到专利数量的10倍,形成了东风柳汽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护城河”。

多产品破局豪华新能源汽车市场

“东风柳汽的乘用车从MPV起家,我们在MPV产品上做了大量实用设计,如放大内部空间。同时在智能化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已合作大疆、腾讯,正跟华为谈相关项目,快速把智能化技术加持到东风风行品牌上,给用户更好体验。但使用过程中,我们更看重人的安全性与车的安全性,智能技术只是辅助,不能取代人,这是东风风行一直坚守的原则。”林长波说。星海序列自推出以来,便以“实用、可靠、安全”为底色,将卡车领域的技术积淀转化为乘用车的差异化优势,其中星海V9越享版更是成为“豪华平权”的典型代表。

东风柳汽林长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有驾

在产品力打造上,以星海V9越享版为例,更聚焦用户对“空间实用" 的核心诉求,将车身层高尽可能加高、仪表台进行轻量化处理,同时通过底盘空间活用与座椅下沉设计,实现85%以上的得房率;在智能化方面,星海V9越享版导入智能网联与辅助驾驶技术,如终身免费在线导航、智慧语音控制等功能;而在被动安全方面,林长波强调,从整车NVH优化到全车低VOC标准,从高强钢超70%的应用比例到“铠甲电池3.0”技术,每一项设计都以“人、车、外部环境的相互安全”为核心,这也让外界对东风柳汽“保守、老实”的评价,成为品牌坚守安全初心的佐证。

实际上,星海序列并非单一产品,而是东风柳汽不断完善产品矩阵的核心起点。林长波表示,企业将以星海V9为基础,持续拓展产品版图,推出4.6-4.9米的中型MPV、小型MPV,最终形成三款家用MPV,配合全新SUV等,覆盖不同家庭用户的需求。“豪华从不是价格的堆砌,而是对用户真实需求的精准满足。”在他看来,星海V9越享版是对新能源MPV豪华平权的实践。通过技术降本与体验升级,让曾经独属豪华MPV的配置,成为20万元内市场用户的标配,这正是东风柳汽推动“技术普惠”的使命所在。

从“走出去”到“走上去”的全球化进阶

面对国内汽车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东风柳汽以“双循环”思维开拓发展新空间。“未来3-5年,我们要在海外再造一个东风柳汽。”林长波的话语中透着坚定,这一目标的背后,是企业对全球市场的深刻洞察与系统布局。

东风柳汽林长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有驾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东风柳汽商用车销量逆势增长9%,中重卡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港口运输等细分领域增速超200%。乘用车领域则以星海、菱智系列构建多元矩阵,其中星海V9凭借85.2%的空间利用率、5.54㎡实用面积等优势,成为家庭与商务出行的首选。“我们从‘卖产品’向‘卖价值’转型,通过‘6321’战略深化全域协同,让产品精准匹配实体经济与消费升级需求。”

目前,东风柳汽产品已进入8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200家经销商及4座KD工厂,2025年1-7月欧洲出口超5000辆。“9月慕尼黑车展,我们将发布星海S7 REEV,进一步拓展欧洲市场。”林长波介绍,企业的“乘风双擎2030计划”正分阶段推进:第一阶段“走出去”已初建规模,海外销量占比达国内销量的50%;第二阶段“走进去”正在深化,通过本地化生产带动就业与工业升级;第三阶段“走上去”则聚焦品牌建设,让“中国智造”成为全球市场的品质标杆。

面对不同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东风柳汽采取“因地制宜”策略。在东南亚,针对热带气候优化车辆散热系统;在欧洲,着重提升智能网联与环保性能。“我们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仅输出产品,更推动技术标准与制造理念‘出海’。”林长波透露,到2030年,企业将建成10座海外智造基地,实现海外年销30万辆的目标。

以人才与责任铸就百年基业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林长波深知,在智能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期,人才是最核心的生产力。地处柳州的东风柳汽,通过自主培养、外部引进和生态协同的三位一体模式,构建起多元化人才梯队。

东风柳汽林长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有驾

在智能软件、三电技术等关键领域,企业与高校共建产业学院,推行“项目共研+人才共享”机制,为“龙行工程”等战略项目输送高素质人才。目前,研发院1500名员工中,30%已具备新五化技能,计划2-3年内提升至70%。“我们鼓励跨界流动,让传统工程师向智能电动化转型,形成人才成长的良性循环。”林长波介绍,依托东风集团协同优势,企业还引入集团内顶尖技术人才,加速关键技术突破。

这种对人才的重视,转化为实打实的技术成果。商用车领域,氢燃料卡车销量破500台、市占率前三;乘用车领域,风行品牌推出星海 V9/S7 等车型,建成800V高压平台实现超快充,雷霆动力部自研电池包、混动箱等,掌控新能源核心供应链。

作为央企,东风柳汽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基因。2020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后,企业2024年实现厂区100%绿电覆盖,带动光伏产业链协同发展;计划2025年完成主力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加速全价值链碳中和。“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建成‘技术硬核、全球信赖、有温度的百年企业’。”林长波表示,企业将以安全为基石、以创新为动力,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的浪潮中,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树标杆、立典范。

从柳州的生产基地到全球的市场版图,从传统制造到新质生产力引领,东风柳汽的转型之路,正是中国汽车产业在变革中向上攀登的缩影。正如林长波所言:“唯有坚守初心、拥抱变革,才能在时代浪潮中驶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来源:新华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