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蔚来 224 亿净亏的财报刚炸出热搜,转头就扔出两颗 “重磅炸弹”——30 万级乐道 L90 喊着 “17.98 万起 BaaS 上车”,近百万 ET9 直接叫板 “超帕梅拉”。
网友直接看傻:“亏到利息都快扛不住了,还敢双线开战?” 有人吹 L90 “换电比理想香”,转眼被扒 “Pro 版城市 NOA 要等 OTA”;ET9 刚被企业家晒单 “弃迈巴赫选它”,就因 “激光雷达加 2.5 万选装” 被骂 “性价比刺客”。
一边是 “销量止血” 的救命稻草,一边是 “高端立牌” 的面子工程,蔚来这波豪赌,到底是能翻盘还是把家底赔光?想买车的人先慌了:这车,到底能不能选?乐道 L90 刚喊出 “BaaS 19.39 万起” 就炸了锅,懂车帝评论区一半夸 “2000 座换电站兜底,比理想 L8 补能灵活太多”,一半骂 “Pro 版城市 NOA 要等 OTA,这是把用户当小白鼠”。扒开参数表才发现,这车藏着不少 “猫腻”:5145mm 车长配 3110mm 轴距,第三排腿部空间 892mm 确实碾压同级,但所谓 “全系空悬” 其实是单腔结构,试驾车主吐槽 “40 码过弯晃得像坐船,运动模式也软趴趴”。更扎心的是交付数据 —— 上市时宣称 “72 小时订单破万”,某二线经销商却透露 “实际交付率不足 40%”,有用户退订直言 “宣传的‘魔毯质感’是玄学,过减速带回收晃动明显”。说到底,L90 的 “低价” 是靠 NT3.0 平台 60% 零部件复用堆出来的,毕竟蔚来每卖一辆车就亏 10 万,研发和换电站年烧 280 亿,实在没余钱做全新调校。
比起 L90 在中端市场的纠结,ET9 在高端领域的争议更显撕裂:企业家晒单 “弃迈巴赫选它”,转头就被扒 “81.8 万特别版激光雷达要加 2.5 万选装”,要知道现在百万级车型早把双激光雷达当标配,问界 M9 都带 4 颗雷达了。参数表看着唬人:双电机 707 马力,4.3 秒破百,750km 续航配 3 分钟换电,但实测暴露短板 —— 行政桥扶手放电脑就挡冰箱,高速风噪比奔驰 S 级大 3 分贝,有车主悄悄换回迈巴赫 “谈生意怕被客户笑掉牙”。蔚来的高端悖论在 ET9 上拉满:想靠 900V 平台和碳化硅模块立标杆,却在后排腿托这种基础配置上缩水;一边喊 “定义行政级新标准”,一边学二线品牌玩选装套路。更尴尬的是,比亚迪闪充 5 分钟补能 400km,换电的核心优势正在缩水,花大价钱造 “老板玩具”,更像亏急了的 “面子工程”。
两款新车的争议背后,其实藏着蔚来当下最致命的战略撕裂:L90 要抢 30 万级红海市场,ET9 要守高端基本盘,结果陷入 “两头不讨好” 的困境。30 万级赛道上,特斯拉 Model Y 直接压价到 24 万,理想 i8 纯电版还带着 “冰箱彩电大沙发” 的标签即将上市;高端市场增速已经跌回个位数,ET9 连激光雷达都藏着掖着,怎么跟标配空气悬架、后排按摩的迈巴赫拼诚意?224 亿亏损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是换电站里没回本的水泥、用户手机里没落地的 OTA 承诺,更是潜在购车者心里打鼓的信任成本。就像网友说得直白:“蔚来不是造不好车,是总想用技术噱头掩盖成本焦虑”—— 这话戳中了要害,毕竟消费者买车看的是 “当下能用的实在”,不是 “未来可能有的美好”。
其实大家买车图的从不是 “技术噱头”,而是踩油门不慌、用配置不闹心的踏实。蔚来亏着钱造的车,到底是圆自己的高端梦,还是真懂用户的难?下次选车,你会为 “未来可能的好”,冒一次险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