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试】保时捷Taycan 4在湿滑山路的那一晚
前几天去城北朋友家吃饭,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还下着细雨。那条山路我平时很少走,弯多、坡陡、还有些落叶黏在地上。正好这次开的就是Taycan 4,说实话有点想试试看它在这种条件下能不能让我心安。
外形就不多啰嗦了,不过近看才发现,新款前包围的线条比照片里更硬朗,立体感很强,那道贯穿式下格栅和微微翘起的前唇,在昏黄路灯底下一闪一闪,有种低调但咄咄逼人的味道。我蹲下来摸过轮拱边缘,那种宽体撑出来的姿态,不是光为了好看——老刘(修车师傅)说,这样高速压弯的时候侧向支撑会更稳一些。隐藏门把手晚上用起来还挺顺手,不用摸半天找位置。
车灯也是个亮点,四点式矩阵LED,大雨夜里照得很透,而且转弯的时候光束跟着方向盘偏过去,在山路上特别实用。我以前开别的车遇到急弯,总要自己提前打远光探一下,这次完全不用担心死角问题。不过老刘提醒过我,这套灯如果坏一个模块,更换成本可不低,所以平时洗车最好别让高压水枪直冲接缝处。
内饰嘛,一进来就是熟悉的保时捷味儿,高级软包裹到处都是,副驾驶屏幕晚上开着导航地图,看起来像科幻片里的飞船操作台。有意思的是,我第一次注意到它座椅侧翼电动调节幅度挺大,可以夹得很紧,也可以放松一点适合长途巡航。这功能销售小哥没特意提,但对喜欢跑山的人来说算是冷门好物了。全景天幕可以调节透光度,下雨夜关暗模式,会觉得整个空间静下来,很安稳。
动力部分真不是吹牛,从4S那640Nm提升到710Nm后,一脚深踩真有点眩晕感。我在Sport Plus模式下出发,第一个长上坡就直接把我贴回椅背,不过最让我服气的是它电门并不像某些电动车那么“傻快”,反而是你给多少,它就推多少,很容易控制速度和姿态。在Range模式试了一段,下坡收电门拖拽感明显重一些,如果不是快没电,其实日常也能当个轻度单踏板开法来玩玩,就是动力被限制住后少了几分激情罢了。
底盘变化也挺明显,PASM主动悬架管理系统切换不同模式差异肉眼可见(或者说屁股可感)。Sport Plus硬得像板凳,但过连续急弯的时候简直像贴地飞行;Normal则柔和不少,应付市区减速带不会颠掉牙。不过师傅叮嘱过一句:“这么大的21寸轮毂加低扁平比胎,你要是不小心磕马路牙子,那可是肉疼。”他还建议冬季去北方的话,可以考虑换成20寸配厚一点胎壁,对舒适性和耐用性都有帮助——这事很多新车主忽略掉,以为原厂最大尺寸一定最好,其实未必适合所有场景。
至于空间嘛,我身高一米八二坐后排膝盖离前座还有两指距离,中间凸起确实高,但短途三个人挤一下问题不大,全景天幕缓解了一些压抑感。不过朋友家的小孩倒是吐槽安全带卡扣位置不好找,每次都要费劲掰出来才能扣上,这可能算个细节瑕疵吧。
那晚回城途中,有几个急发夹弯,我刻意保持中高速入弯再补油出弯,它给我的信任感非常足,就算地面湿滑,也没有一次出现尾巴乱甩或者电子系统频繁介入的小动作。这种安心,是数据表格里看不到的东西,也是为什么有人愿意花超过百万买这样一台纯电跑车——不仅仅因为马力,还有整体调校和平衡带来的从容。如果说价格是一道坎,那么跨过去之后,你得到的不只是性能,而是一整套关于驾驶质感与身份符号混合出来的体验罢了。至于那些隔三差五拿各种车型来对标它的人……反正Taycan自己该怎么开还是怎么开,该笑笑也就笑笑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