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欧洲车主在特斯拉官网刷新数据时,发现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的WLTP续航悄悄从702公里跃升至750公里,多了整整48公里,这足以让他从巴黎市区轻松往返迪士尼乐园而无需中途充电。 这一变化背后,正是特斯拉全系车型在欧盟市场换装5M电池的直接影响。
5M电池并非凭空出现的新概念,它是LG化学为特斯拉定制的新一代2170圆柱电池,单节容量从5.0Ah提升至5.3Ah,增幅约6%。
通过优化电芯化学配方和热管理系统,电池包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容量从旧款的79.7度提升至84.85度,可用容量达82-84度。
电池组重量减轻了5公斤,能量密度提升5%,充电速度可能优化30%。 这种改进并非单纯“堆容量”,而是通过电极结构设计和电解液配方的精细调整实现的效能飞跃。
具体到车型,Model 3的续航提升最为显著。
长续航后驱版搭配19英寸轮毂时,续航从640公里涨至691公里,增加51公里,增幅达7.97%;性能版(20英寸轮毂)从528公里提升至571公里,增幅8.14%,成为全系提升比例最高的车型。 即使是入门版后驱车型(19英寸轮毂),续航也从513公里微增至520公里,增幅7公里。 这种差异源于特斯拉对长续航车型的电池策略倾斜——5M电池优先满足高端版本的需求。
相比之下,Model Y的续航变化呈现两极分化。
长续航后驱版(20英寸轮毂)从622公里增至661公里,增加39公里;长续航四驱版从568公里提升至600公里,增加32公里。
入门版后驱车型(19英寸轮毂)续航仍停留在500公里,20英寸轮毂版也维持466公里不变。
特斯拉选择在欧盟市场率先推广5M电池,与柏林超级工厂的生产计划紧密相关。
该工厂计划从2025年10月起全面切换至5M电池生产线,时间点与欧洲新车注册信息的更新高度吻合。
目前,欧洲生产的Model Y高性能版已搭载5M电池,韩国和欧盟也在8月完成电芯认证。 这种区域优先策略一方面利用柏林工厂的产能优势,另一方面针对欧洲用户对长途出行续航敏感度的特点进行市场测试。
根据松下公开的信息,4680电池已于2024年3月在日本和歌山工厂实现量产,年产能达10GWh。 该电池采用无极耳设计,单体能量密度达300Wh/kg,能使整车续航提升16%且成本降低14%。
不过,特斯拉自研的4680电池版本仍面临生产良率挑战,目前仅用于Cybertruck等少量车型。 有知情者透露,大规模装车可能需等到2027年。
中国市场上,Model YL(长轴距版)已率先搭载5M电池,其82度电池包实测续航达成率高达678公里,甚至能在零电量后继续行驶37.3公里。 但其他长续航车型尚未跟进,引发用户留言“国内什么时候上5M电池”。 特斯拉的推广节奏显示,上海工厂可能优先保障现有磷酸铁锂电池车型的供应,长续航版本的电池升级需待产能爬坡后逐步推进。
欧洲用户对续航提升的反应呈现两极化。
有人调侃“欧洲地方小,多几十公里感觉不明显”,也有人直言“跑长途叠加起来更实用”。 国内网友更关注技术落地速度,如“下个月或许会有消息”的猜测折射出对续航焦虑的迫切需求。 这种讨论背后,是特斯拉通过电池迭代对用户心理的精准把握,小幅实在的升级,往往比遥不可及的技术承诺更能巩固品牌忠诚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