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最近的动作,有点像街头霸王突然脱了外衣:直接甩出一记“降维打击”。6.98万,插电混动,续航摸到了2055公里的天花板。朋友,你说说,轩逸、朗逸这一帮合资家轿,是不是得在夜里辗转反侧,琢磨着明天老板会不会让人事约谈?
说一句实在话,这波秦PLUS DM-i荣耀版降价,直接冲着合资入门轿车的命根子下手。之前六万多一点,大家排队买轩逸,恨不得中控塑料也能摸出感情,全靠“省油耐用”这四个字续命。现在好了,比亚迪端出插混大宝贝:可油可电,油箱倍儿大,价格干到了地板。合资品牌这会儿不抠脑袋想招,难不成还指望靠“有牌子”这张老照片撑下去?
我们还是从老百姓的算账方式来细品一下。市区通勤,充满电能跑几十公里,耗电也不过几块钱,说难听点,一公里成本比坐公交都便宜。下雨天公交挤不上,打个比亚迪回家,钱包都不怎觉肉痛。再说长途,发动机上马,亏电油耗三四个油,说出来吓倒一片省油神教信徒。2055公里的综合续航,你想多了,那是加满65升大油箱,外带电量满格,在实验室工况下的“理想国”。谁上路不是左一脚刹车右一脚油门,无数红绿灯考验你的人性和耐心?但即使现实砍七折,一箱油悄么声儿地也能溜出去一千多公里,续航焦虑直接让位给找厕所的焦虑。
当然,便宜一定有代价。内饰陈旧这个锅,宇宙都知道。尤其比起自家最新的秦L,秦PLUS的中控和仪表盘怎么看怎么像是在练习怀旧,卡在时代的门槛上不进不退。那个悬浮式小仪表盘,用观众的话说就是“掉价触底”。至于后扭力梁悬挂,这事儿被无数键盘车神吐槽得快烧糊了:市区代步还行,真想花式过弯或者路况差点儿,那点儿人与车的“沟通感”体验很容易告吹。不过你要想想,这价位要什么自行车?没毛病。
其实,秦PLUS DM-i此役使命非常明确:性价比、普及量、攻城拔寨。以前合资品牌筑起壁垒的A级家轿市场,如今正在被比亚迪这样的自主品牌疯狂攻占。它不是来跟你比豪华、拼科技甚至讲情怀的。它就是“你有的我都有,你没有的我还有”,加个“用车成本甩你两条街”,剩下的全靠热闹和性价比。
对入门预算有限想体验新能源绿牌的家庭,这就是按在地上的双倍诱惑。省钱、省心、不怕油耗的焦虑,轻松转身进入用电新时代。合资车厂想靠毛坯情怀哄大爷大妈?真得小心了。再不下场调价上新,历史课上学的“灰飞烟灭”说得就可能是自己。
归根结底,秦PLUS DM-i不到7万元,实际上是给合资对手们“掀桌子”:我就拿性价比怼得你反抗不能、妥协不甘。比亚迪变成了那个掌控赛道规则的人,合资入门家轿想延续神话,恐怕要重新规划出路。
也别急着感慨“物是人非”。合资车厂经历一茬茬市场风浪,要是还没察觉到这场新能源“搅局者”正在逼近,那才是真正的老年痴呆。结局会怎样?市场自有公论,不过有句话永远不过时:能用脚投票的中国车主,从来不将就。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