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LC500敞篷限量版北美首发,V8自吸软顶设计
我有个表哥在美国常年修车,前阵子还给我发了张照片,说他店里来了台新鲜货。乍一看,还以为是哪家豪华品牌的概念车,结果仔细瞅,是那台传说中的雷克萨斯LC500 Inspiration Series。限量350台,全是给北美市场准备的。他还打趣说,这种“天籁之音”的V8以后怕是听不到几回了。
讲真,日本人玩跑车那一套,从来不按套路出牌。本田NSX、日产GT-R这些就不提了,有段时间群里还有人拿丰田Supra和三菱3000GT对着吹。不过最让人念叨的还是LFA,可惜全球才500辆,多数国内朋友也就是视频里过过瘾。这次LC500 Inspiration Series发布,不少老铁都在微信群感慨:这算是给没见过LFA实车的人一个补偿吧。
外观方面,这次的LC500软顶敞篷确实够骚气。纺锤形前脸很大气,中网黑色颗粒感特别明显,还有银色标志挂在正中间,一眼就认得出来。有意思的是,大灯下面那两道直立导流槽,边框用了碳纤维装饰,看着挺运动。据说风刃样式裙边也是为了空气动力学考虑,不过有师傅调侃:“你别管它是不是唬人的,好看就行。”前唇做得很薄,两侧像刀片一样切过去,有点狠劲儿。
整台车线条特别流畅,两门四座布局,但后排空间嘛……坐进去基本就是应付交警查人数用。我上次试驾普通版的时候,把副驾驶椅往后一拉,人都快贴到后轮去了。这回溜背造型配上隐藏式门把手、固定倒镜(壳子还是碳纤维),风阻确实低不少。银色漆面搭棕色软顶,看着不像传统日系那么内敛,更偏欧美范儿一点。21寸全黑锻造轮圈,也挺带劲——不过换胎估计要肉疼一阵。
尾部辨识度更高,那三棱锥状尾灯晚上亮起来效果贼棒。我表哥拍照时特意怼了一下双边双出的排气,说这个镀铬+碳纤维扩散器组合,“声音好听是真好听,就是开久了洗起来麻烦。”
内饰这一块,不夸张地讲,比不少同价位欧洲品牌都舍得堆料。一进来蓝黑真皮包裹,大面积马鞍棕和白半苯胺皮革拼接,还带竖琴纹路打孔工艺。我之前跟一个改装师傅聊,他说这种皮革用料比一般头层牛皮还娇贵,要是不小心蹭脏清理费事极了。而且连地毯、棚顶都是植绒材质——冬天静电少点是真的,但夏天落灰可受罪。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总觉得这种高级材料味道淡一些,没有国产新车那股塑料味。
方向盘尺寸偏小,上手顺滑,两侧金属拨片摸起来冰凉,很有机械感,加热功能据销售顺嘴提起,“冬天早晨开出去不用戴手套”。桶型赛车座椅肩腰腿支撑都有加强,我坐进去感觉比以前开的IS系列紧致多了。但有人吐槽后备箱空间太小,一放两个登机箱就满员——不过谁买这玩意会拉货呢?
配置其实该有都有,无钥匙、电吸门、HUD抬头显示这些都是标配,高级音响选的是马克莱文森。有一次群友问,这音响到底值不值?另一个老司机直接怼回去:“你花这么多钱买V8自吸,还关心喇叭?”也是个道理哈,不过实际体验下来低频表现不错,就是高速噪声大时候稍微压住点音乐细节。另外冷知识,据说这个系列独占徽章LOGO只有收起软顶时才会在中控显示,小众玩家应该会喜欢这种仪式感吧。
动力系统依旧5.0升自然吸气V8发动机,据技师口头禅,“转速干到七千一百还能稳如老狗”,最大马力471匹扭矩540牛米,搭配八速自动变速箱和后驱结构。从零加速4秒左右,我没亲测,只能靠表哥反馈。他试完回来第一句话:“油耗高是真高,但声浪绝对让你舍不得松油门。”电子减振器升级之后,对烂路过滤更柔和些,而且主动转弯辅助系统据维修站老李评价“拐弯更聪明”,尤其雨雪天气抓地信心足一点。不过他也提醒一句:千万别以为自己能像专业赛道一样乱飙,美帝高速超速罚单可是分分钟寄到家门口……
养护方面,有个北方城市的小伙伴分享经验,说原厂定制轮胎价格离谱,而且部分易损件周期短,比如碳陶刹车盘磨损快但换起来费用肉疼。他曾经因为底盘托底导致保险杠裂缝,被本地4S狠狠宰了一笔,所以建议平时上下坡慢点开。因为用的是特殊颜色涂装,如果想二手出掉最好保持漆面完整,否则补喷难找原厂工艺。
行业八卦插一句,现在坊间消息都传丰田正在琢磨下一代LFR,会不会继续坚持大排量自吸没人敢保证。所以身边懂行的人总爱调侃:这波350辆可能真成绝唱,以后再想买纯粹的大排NA V8,就只能翻二手市场淘漏啦!
最后插播个生活段子,上周末朋友圈刷屏,一个上海土著晒刚提的新款LC500,在滨江大道兜风拍照。“人生第一次被陌生路人围观合影”,他说其实比开超跑还招摇……可惜刚下完雨棚布沾水印,又被老婆嫌弃“奢侈品不好伺候”。隔壁邻居笑话他:“以后擦灰要戴白手套!”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源采集于海外论坛及维修技师口述,如需深究请自行甄别验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