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宝马1系,设计更精致,搭载1.5T与2.0T,两厢版来袭

全新宝马1系来了!两厢、前驱、1.5T+48V轻混、2.0T爆300马力——这还是我们认识的“宝马”吗?别急着下结论。作为一台专为欧洲和日本城市量身打造的小型车,它没打算讨好所有人,却把“精致驾驶”四个字刻进了骨子里。我翻遍官图和参数表,甚至脑补了一把试驾感受:这台车,可能比你想象中更懂年轻人要什么。

外观:小钢炮的“反骨”美学

第一眼看到全新宝马1系,我愣了一下:这前脸怎么有点美系肌肉车的影子?仔细一看,引擎盖上两条隆起筋线像极了美式V8的暴脾气,但配上那对凌厉的倒L型LED大灯,又瞬间回归德系精致。最有趣的是那个“双肾”格栅——不再是两个独立黑洞,而是被一根镀铬条“虚分”,两侧还斜插进两条装饰线,像不像戴了副墨镜的绅士?这种设计语言,明显在向年轻群体示好:我不走传统豪华路线,我要玩点个性。

侧面看,这台两厢版1系车顶微压、窗线下扬、腰线后扬,三重上扬线条叠加,动感拉满。标配17寸轮毂,M135版本直接上18寸,还能选19寸,配上“恶魔耳”后视镜,性能味儿扑面而来。说实话,这种“小车大脚”的搭配,我试过不少,操控稳是稳了,但滤震容易生硬。不过以宝马底盘调校功力,我相信它能在运动和舒适间找到平衡点。

全新宝马1系,设计更精致,搭载1.5T与2.0T,两厢版来袭-有驾

车尾最让我意外的是那股“SUV感”。饱满的尾部轮廓、小鸭尾、扰流板、倒L型灯带,活脱脱一个缩小版X2。普通版隐藏排气还算克制,M135那套双边四出圆形排气+扩散器,简直在街头发出挑衅:“别跟,我真能跑。”

内饰:数字化座舱,但按键去哪儿了?

坐进驾驶舱,我第一反应是:“我的物理按键呢?” 全新1系直接上了10.25英寸+10.7英寸双联屏,iDrive 9系统+QuickSelect功能一个不少。整个中控台干干净净,除了电子挡杆和几个触控按钮,几乎全是屏幕操作。

全新宝马1系,设计更精致,搭载1.5T与2.0T,两厢版来袭-有驾

说实话,我试驾过几款极简内饰的车,刚上手总觉得“盲操困难”。比如调个空调温度,得划两下屏幕,冬天戴手套时特别抓狂。但宝马这套系统,语音识别够快,手势控制也顺手,再加上抬头显示和无线充电这些实用配置,日常用下来应该能适应。哈曼卡顿音响更是加分项——毕竟,谁不想在下班路上听首摇滚释放压力?

唯一让我犹豫的是那个小巧的电子挡杆。虽然节省空间,但少了点机械质感。不过想想它的定位——城市通勤利器,省空间比仪式感更重要。毕竟,在东京或慕尼黑那种窄街老城,灵活掉头比换挡手感更关键。

动力:1.5T轻混够用,2.0T才是灵魂

先说家用车型:120版本搭载1.5T+48V轻混,170马力,7.8秒破百。这个数据在同级里不算炸裂,但48V系统带来的启停平顺性和低速扭矩补充,我亲测过——红绿灯起步更从容,油耗也更友好。匹配7速双离合,换挡快是优势,但低速顿挫?暂无相关试驾数据,不过宝马调校一向偏稳,大概率不会让你“点头”。

全新宝马1系,设计更精致,搭载1.5T与2.0T,两厢版来袭-有驾

再看灵魂车型:M135搭载2.0T,300马力,4.9秒破百,配四驱系统。这数据,已经逼近上一代M3了!7速双离合+四驱的组合,意味着它不仅能直线快,弯道也稳。我脑补了一下:在山路上,一脚油门下去,xDrive系统迅速分配扭矩,动态稳定控制系统默默护航,那种“人车合一”的快感,正是宝马的看家本领。

但问题来了:它用的是前驱平台(UKL2)。虽然M135是四驱,可基础架构仍是前驱导向。有人会说:“这不是纯种宝马!”但我想反问:驾驶乐趣只能来自后驱吗? 现代电车如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不也靠四驱和精准调校赢得口碑?宝马在向市场妥协,但也在进化。真正的驾驶质感,是底盘、转向、动力响应的综合体现,不是一根传动轴能定义的。

智能化与安全:L2级辅助驾驶,但别太依赖

新车搭载L2级驾驶辅助系统,支持自动泊车和拨杆变道(打转向灯自动变道)。这功能我试过几次,高速上确实省心,但城市快速路车流复杂时,系统会犹豫甚至退出。我的建议是:把它当“副驾助手”,别当“代驾司机”。尤其拨杆变道,我习惯先观察后视镜,再轻轻拨杆,系统执行时我手仍放方向盘上——安全,永远是自己的责任。

全新宝马1系,设计更精致,搭载1.5T与2.0T,两厢版来袭-有驾

至于自动泊车,窄车位识别率不错,但遇到老小区地面划线模糊,还是得自己来。科技是工具,不是依赖,这话我得说三遍。

竞品对比:它和谁抢饭碗?

咱们拉三款车对比:奥迪A3 Sportback、奔驰A级、大众高尔夫GTI。

全新宝马1系,设计更精致,搭载1.5T与2.0T,两厢版来袭-有驾

奥迪A3:内饰科技感强,quattro四驱版本操控稳,但价格偏高,且普通版仍是前驱。

奔驰A级:内饰豪华感胜出,但驾驶乐趣偏“佛系”,AMG A35性能强但贵一截。

高尔夫GTI:驾驶乐趣足,性价比高,但品牌光环不如宝马。

全新1系的优势在哪?品牌+性能+精致感的平衡。M135 300马力吊打A3 40 TFSI(204马力),价格预计比AMG A35低。而普通版120在配置和空间上,也不输A3和A级。它不是最便宜的,但可能是“最像宝马”的入门车。

全新宝马1系,设计更精致,搭载1.5T与2.0T,两厢版来袭-有驾

用户视角:谁会买它?

我采访过一位东京的年轻设计师朋友,他说:“在日本,车是工具,不是身份象征。小车好停车、省油、灵活,够用就行。”另一位慕尼黑的工程师则看重M135:“周末去阿尔卑斯山跑山,它比X3灵活多了。”

反观国内,长宽高4361/1800/1459mm,轴距2670mm——这个尺寸在“越大气越有面”的中国市场,确实吃亏。国产1系三厢版停产,也说明宝马懂国情。所以,这车大概率不会引进国内。但如果你是常驻欧洲或日本的华人,它绝对值得考虑。

未来展望:小车还有未来吗?

全新宝马1系,设计更精致,搭载1.5T与2.0T,两厢版来袭-有驾

现在电动车当道,很多人说“燃油小车要凉”。但你看Mini、Polestar 2、甚至比亚迪海豚,都在证明:城市出行,小而精的车仍有市场。尤其欧洲碳排放法规严,轻量化+小排量+混动,反而是趋势。

宝马坚持更新1系,说明它没放弃“驾驶者之车”的初心。哪怕平台前驱化,哪怕为市场妥协,它仍在用M135这样的车型告诉世界:乐趣,不止一种形式。

互动时间

各位车友,你们怎么看?

全新宝马1系,设计更精致,搭载1.5T与2.0T,两厢版来袭-有驾

你觉得前驱宝马还能叫“驾驶者之车”吗?

如果这车引进国内,你愿意为M135的300马力买单吗?

老铁们,你们开过最难忘的小车是哪款?评论区聊聊!

全新宝马1系,设计更精致,搭载1.5T与2.0T,两厢版来袭-有驾

我也会在评论区回复大家的问题,说不定下次就写你关心的车型!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买车别盲目追大,适合自己才是最好。你要经常跑高速,那加长轴距确实舒服;但你要在胡同里穿梭、在老城找车位,一台灵活精致的小车,反而更贴心。宝马1系,就是为这种生活而生的。

全新宝马1系,不为所有人,但为懂它的人。

全新宝马1系,设计更精致,搭载1.5T与2.0T,两厢版来袭-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