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第一眼的变化说起。新雅阁插混版的外观,那真是从 "实用大叔" 变身 "精致型男" 了。4990mm 的车长,比老款整整长出 5cm,看着更修长。最显眼的是那个六边形镀铬中网,横向饰条错落排列,配上重新设计的矩阵式 LED 大灯,晚上开车出去,远远就能被认出来,辨识度比以前高了 30%。还有新增的星际灰哑光车漆,在阳光下像撒了层细碎的银砂,威尼斯蓝金属漆更绝,傍晚看能泛出深海般的幽蓝,难怪身边几个 95 后朋友都说,这颜色开出去约会,倍有面儿。
坐进车里,科技感一下子就上来了。10.2 英寸全液晶仪表和 12.3 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双屏联动,导航的时候,地图能直接投到仪表盘上,再也不用扭头看中控了,开车更安全。这套 Honda CONNECT 4.0 系统,支持人脸识别,一上车就自动调整我的座椅和空调设置,还能 AR 实景导航,路口该左转右转一目了然。不过内饰材质上有点小遗憾,中控台上部是软质搪塑,摸着舒服,但门板中部和手套箱区域还是硬塑料,跟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车比,确实有点差距。有次载朋友,他敲了敲门板说:"这塑料感有点强啊。" 我只能笑笑说:"本田把钱都花在核心技术上了。"
再说说核心的动力系统,这才是新雅阁的杀手锏。第四代 i-MMD 混动系统,2.0L 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热效率做到了 41.5%,电机峰值扭矩 335N・m,开起来那叫一个顺滑。市区堵车的时候,电机介入率能达到 83%,基本就是用电在跑,启停完全没顿挫,比我之前开的燃油版舒服太多了。实测下来,WLTC 综合油耗 3.6L/100km,我有个广州的车友,每天上下班通勤 50 公里,一个月加油费不到 400 块,比他上下班坐地铁还省。新增的插电式混动系统,纯电续航超过 80 公里,支持快充,要是家里附近有充电桩,平时上下班完全可以当电车开,周末出去玩再用油,真正做到了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综合续航能到 1400 公里,从广州开到武汉都不用加油。
智能安全方面,新雅阁这次算是下了血本,全系标配 Honda SENSING 360 系统,新增了交叉路口预警和低速紧急制动。上周我在小区门口,差点被突然窜出来的电动车吓到,要是有这功能,估计就能避免险情了。探测角度扩展到 120°,对我这种开车有点马虎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高配车型还有 Honda SENSING 360+,支持高速领航辅助,过年回家跑高速,设置好之后,车子能自己跟着前车走,大大减轻了驾驶疲劳。不过车机系统虽然支持 23 款 APP,但跟国产新能源车比,数量还是少了点,而且 CarPlay 连接有时候不太稳定,希望后续能通过 OTA 升级解决。
聊完产品力,再看看大家最关心的价格和竞争力。插混版指导价 22.58 万 - 25.88 万元,比燃油版贵了约 5 万元,但能享受节能牌政策,三年保值率 62.3%,比凯美瑞混动的 59.1% 还高。而且部分地区还有 3 万元的补贴,实际入手价能低至 19 万元,性价比一下子就出来了。跟比亚迪汉 DM-i 比,市区油耗 3.8L vs 馈电 4.3L,续航 1400km vs 插混车纯电 100km + 油箱 500km,优势很明显。不过低配车型没有无线充电和座椅通风,HUD 只有顶配才有,科技配置上还是落后于一些国产竞品。
不同用户该怎么选呢?要是家庭用户,推荐混动尊享版,23.88 万元,L2 级驾驶辅助 + 12 扬声器 BOSE 音响,平时带家人出去玩,既安全又舒服,年均 1.2 万公里的通勤需求,靠这低油耗也能轻松满足。年轻个体的话,可以考虑 1.5T 豪华版,19.68 万元,运动外观套件 + CarPlay 映射,开出去够个性。但要是经常用于商务场景,就得注意了,100km/h 时胎噪 68 分贝,后排静音性不足,建议去对比一下隔音更好的亚洲龙。
最后总结一下,新雅阁混动的进化,真的重新定义了 "油电混动" 的价值边界。它不再是那种过渡性的选择,而是当下能实实在在帮你省钱、省心,还能解决牌照焦虑的均衡之选。省油方面,年均能省 6000 多元燃油费;省心方面,十年 / 20 万公里电池质保,年均养护成本 2100 元,比德系竞品低 35%;科技上,双屏联动 + 高阶智驾,既有实用度又有未来感。
如果你最近正打算买 20 万级的混动车型,我真心建议你去店里试驾一下插混版,重点体验纯电模式的静谧性和高速直驱的动力储备,再对比一下燃油版的操控差异。现在很多 4S 店都有终端优惠,叠加置换补贴和金融方案,能帮你省下不少钱。
对了,如果你正纠结 20 万级混动怎么选,会优先看油耗、配置还是牌照政策?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真实想法,说不定能帮到更多正在选车的朋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