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又热闹了,小米汽车这是要放大招啊!就在昨天,有博主拍到一辆神秘的伪装车在纽博格林赛道狂飙,车手还是小米汽车首席车手任周灿亲自上阵,这排面直接上桌第一个动筷了。更劲爆的是,网上已经开始传这款车的名字——“YU7 GT”或者“YU7 Ultra”,听着就带感,是不是瞬间觉得心跳加速?咱们都知道小米SU7一出来就火得不行,现在连YU7都要搞高性能版了?这波操作真是让人上头。难道说,小米这是要从轿车杀到SUV,还要把性能和科技全拉满?
先看外观,这辆测试车虽然裹得严严实实,但细节藏不住野心。相比普通YU7更低趴的姿态,明显是冲着操控和风阻去的,再加上那一对宽到离谱的后轮拱,一看就是为大轮胎量身定制的。21英寸、305mm宽的后胎,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性能车规格,抓地力直接顶呱呱。你想想,一台SUV能跑纽北赛道还这么拼,它还是我们印象里的城市代步买菜车吗?显然不是。而且车顶和尾门之间那双层扰流板设计,既增加了下压力,又让整车看起来战斗气息拉满,绝对是“出片利器”。配上没缺席的激光雷达,说明高阶智驾也安排上了,这才是真正的“车界网红”该有的样子。
再来说说动力,这才是重头戏。外媒直接放话:YU7 GT大概率会继承SU7 Ultra的三电机系统,马力超过1500匹!什么概念?Model Y Performance在它面前都得低头。百公里加速估计得进2秒俱乐部了吧?一脚电门下去,怕是推背感能把你按进座椅里出不来。关键是,它可不是“纸面王者”,人家带着100kWh的大电池在纽北反复刷圈,说明散热和持续输出能力都经过硬核验证。很多电动车一激动就过热降功,但小米这次显然是想支棱起来,把“性能衰减”这个词从字典里删掉。这样的三电技术,你说香不香?真香!
当然,光猛还不够,操控也得跟上。别忘了,这可是要在纽北调校的车。加大的刹车卡钳四轮标配, stopping power(制动力)必须在线,不然几圈下来刹车一热就软脚,再多马力也是白搭。底盘方面,虽然没公布具体结构,但从姿态来看,低重心+宽体设计已经为操控打下好底子。再加上动态稳定控制系统和可能的空气悬挂,过弯时侧倾抑制肯定不会差。想象一下,一台中大型SUV能在山道里灵活穿梭,转弯稳得像贴地飞行,这体验得多爽?说是“驾驶玩具”也不过分吧。
智能化这块,小米从来不会让人失望。车顶的激光雷达明摆着是为L2级以上辅助驾驶服务的,甚至可能直接上L3。高速NOA、自动泊车、疲劳监测这些功能估计都是基操。更重要的是,小米生态打通之后,手机、手表、家居一键互联,上车就是无缝衔接。别人还在研究怎么连CarPlay,小米车主已经用语音控制家里空调了。这种便利性,你说值不值回票价?
咱们再拿它跟对手比划比划。首先看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性能强吧?但内饰做工被吐槽多年,塑料感满满,跟小米的豪华氛围比,多少有点“老咕噜棒子”的味道了。而且Model Y的赛道模式虽然不错,但持续性能输出还是不如SU7 Ultra来得凶猛,YU7 GT估计更是青出于蓝。再看看保时捷Macan Turbo,品牌是有,但价格直接天塌了,落地七八十万起步,配置还没小米堆得狠。至于蔚来ES6或极氪009,舒适性是强项,但玩赛道?它们怕是要劝退。所以你看,YU7 GT要是真能把价格控制在50万以内,那可真是杀疯了,竞品们集体被打脸。
安全性也不能忽视。虽然目前还没看到碰撞测试成绩,但从SU7的表现来看,高强度钢和电池防护做得相当扎实。加上全套主动安全配置,比如主动刹车、盲点监测、变道辅助等等,日常通勤安全感满满。而且电动车本身重心低,翻车风险小,跑高速稳得很。就算你不开快车,这台车也能默默保护你。
空间实用性方面,毕竟是基于YU7打造,后排和后备箱肯定不会缩水。虽然为了性能牺牲了一点头部空间,但家用完全没问题。说不定后排还能放平变“床车”,周末露营直接躺平,谁说性能车就不能兼顾生活?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在脑补自己开着这台YU7 GT驰骋山路的画面了?1500匹马力、纽北认证、激光雷达、双扰流板……每一项都戳中性能控的G点。而且小米一向擅长性价比,如果这车定价合理,别说Model Y了,连保时捷都得紧张一下。曾经有人笑小米造车是“门外汉”,结果SU7一出,所有人闭嘴,这就是最好的打脸。
不过话说回来,这么一台集性能、科技、颜值于一身的SUV,你会考虑入手吗?它是你心中的“国民神车”候选,还是觉得太激进不够务实? 如果预算够,你是选这台充满未来感的小米YU7 GT,还是更信赖传统豪强的燃油性能SUV?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