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吉利星愿一周卖了一万多台,我第一反应不是“牛逼”,而是“坏了菜了”。
这不是一个产品成功的故事,这是一个掀桌子的故事。是在告诉所有还在A0级这个小池塘里假装体面、假装岁月静好的同行们: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五菱宏光MINIEV是把蛋糕上最甜的那块奶油挖走了,那吉利星愿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走的时候还顺便把餐厅的电闸给拉了。
现在的车圈,尤其是A0级这个养蛊皿,已经不是做题家模式了,你考90分,我考95分,大家比个高下。现在是癫狂模式,是雷电法王杨永信附体,发现对手在认真答题,直接过去把丫卷子撕了,顺便再电他一下问他服不服。
吉利星愿撕卷子的手段就很简单粗暴:空间。
是是是,我知道,聊一台A0级小车,本应该聊聊它的续航、智能化、长得好不好看。但吉利直接不跟你玩这些花里胡哨的。它好像突然开窍了,悟了,明白了A0级小车的核心矛盾是什么。不是技术,不是设计,而是物理。是在一个规定好的、小得可怜的盒子里,到底能塞进去多少东西,并且让这些东西待得舒服。
它整了个85%的得房率。我跟你讲,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股子玄学和民粹的味道。你跟消费者聊轴距、聊平台架构,人听不懂,听着就想睡。但你跟他说“得房率”,他立刻就懂了,脑子里马上就能换算成自家那套小两居,瞬间就有了画面感。85%的得房率,这在房地产界是要被开发商当祖宗一样供起来的。吉利把房地产的黑话挪到车上用,这本身就是一种降维打击。
然后是那个890mm的后排膝部空间。什么概念?就是你一个一米八的大汉,坐到后排,竟然还能有尊严,膝盖不用跟前排座椅玩贴贴。这在以前的A0小车里是不可想象的。以前那个后排,讲白了就是个宠物专座,或者临时堆放超市购物袋的地方,真坐个成年人,那跟上刑没什么区别。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开过也坐过不少小破车,我太懂那种憋屈了。整个身体蜷缩着,感觉自己像个被塞进罐头的沙丁鱼。吉利星愿这波操作,直接把A0小车的后排从“刑具”升级成了“座位”。这简直是不讲道理!
这种不讲道理还体现在各种细节上。什么前后门洞巨大、4cm门槛差、后排纯平地板。这些东西,单拎出来看,平平无奇。但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种极其诡异的画面:一个穿着“我是小车”这件外衣的家伙,身体里却住着一个“空间管理大师”的灵魂。它就像一条蛇,硬生生吞下了一头大象,而且消化得还挺好。三体人看了都得过来递根烟,研究一下这到底是什么空间折叠技术。
这套打法的核心,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终极体现。当所有人都还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时候,吉利突然意识到,对于买这个价位小车的用户来说,那些都是锦上添花。他们最核心、最原始的需求,是物理空间上的“不妥协”。他们可能预算有限,但他们对“装载”这件事的欲望是无限的。
今天可能要带爸妈出门,明天可能要帮朋友搬家,后天可能要塞进一整车的露营装备。他们需要的是一辆压缩毛巾,看着小,一遇水(需求)就能瞬间膨胀。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点扯了,但你仔细想想,这个比喻是不是还挺带劲的?
所以你看,星愿那个70L的前备箱,和能扩展到1320L的后备箱,配上电尾门,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同行看了也得傻。这已经不是车了,这是个移动的储物柜,是哆啦A梦的四次元口袋。你还在跟用户聊你的车机有多流畅,人家直接问你“我的烧烤架子能放进去吗?”。就问你怕不怕?
这背后其实是一种对用户心理的民粹式解构。它放弃了对那些“高大上”技术的崇拜,回归到了最原始、最接地气的层面。我突然想起我前段时间看到的,关于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你以为是各种极限工况?是corner case?错了。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是马路上的“老头乐”。你永远不知道它会从哪个角落里钻出来,以何种诡异的走位挑战你的CPU。
吉利星愿的成功,本质上和“老头乐”的逻辑是一致的。它抓住了那个最混乱、最不讲理,但却最真实的需求。在A0级这个战场,用户的需求就是这么朴素:我钱不多,车不大,但我什么都想要。
而吉利的回应就是:行,给你,全都给你。加大,加大,再加大。用一种自爆式的、不计成本的方式,把空间这个单点属性直接拉到满格,甚至溢出。它不跟你玩田忌赛马,它直接掏出了一匹汗血宝马,然后告诉你,我的马能拉货。
这是一种癫狂,但也是一种清醒。当一个市场进入到“黑暗森林”状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让自己变成一个浑身是刺的怪物。你可能不好看,可能不优雅,但你绝对能活下来。因为别人在攻击你之前,得先掂量掂量自己会不会被扎死。
所以,星愿单周破万,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意外。它不是赢在技术,而是赢在对人性的洞察,赢在敢于发疯。最终,它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在绝对的实用主义面前,一切花里胡哨的“表演”,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当然,这种掀桌子的玩法,本身也是一种更加高级的表演。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