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爆火!18小时锁单超24万台,欧菲光等产业链厂商迎新机遇

6月26日晚,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历史性时刻。小米汽车首款SUV车型YU7正式开启大定,瞬间点燃全球消费市场。官方战报显示:开启预订仅3分钟,订单量已突破20万台大关;60分钟后,累计订单直逼30万台;18小时后锁单量超24万台。这一数据意味着YU7用1小时完成了特斯拉Model Y在中国市场半年销量(48万台)的62.5%,创下全球智能电动汽车销售速度新纪录,远超去年SU7创下的"27分钟5万台"战绩。

小米YU7爆火!18小时锁单超24万台,欧菲光等产业链厂商迎新机遇-有驾

重新定义智能SUV的技术内核

YU7全系标配三大硬核配置构筑竞争壁垒:

辅助驾驶: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1颗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

性能架构:基于800V碳化硅平台,四驱Max版百公里加速3.23秒,CLTC续航最高835km;

智能座舱:1.1米HyperVision全景屏+高通骁龙8 Gen3芯片,实现四区域语音精准交互。

小米YU7爆火!18小时锁单超24万台,欧菲光等产业链厂商迎新机遇-有驾

雷军在发布会上强调:"辅助驾驶是汽车科技的制高点,我们将持续投入研发。"这直接反映在YU7高达28个感知硬件的豪华配置上。

视觉感知产业链迎爆发式增长

小米YU7全系列均标配激光雷达,在暗光环境以及异形障碍物识别方面具备更高的精准度,其最远有效点云距离可达200米。

与此同时,小米YU7对4D毫米波雷达进行了升级。相较于3D毫米波雷达,4D毫米波雷达增添了高度信息,分辨率与点云识别距离均得到大幅提升。最远有效点云能够识别200米外的车辆以及100米外的行人,全方位守护用户的驾驶安全。

据潮电智库从智能汽车产业链渠道获悉,小米YU7的环视模组与舱内模组由光学龙头欧菲光主供,ADAS前视模组、周视模组以及后视模组,则由另一头部企业舜宇提供;在镜头方面,欧菲光包圆环视镜头与舱内镜头,前视、周视和后视镜头由舜宇包揽。此外,索尼、豪威以及思特威为小米YU7供应车载CMOS芯片。

小米YU7爆火!18小时锁单超24万台,欧菲光等产业链厂商迎新机遇-有驾

欧菲光作为小米的核心供应商,长期与小米维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据供应链相关人士透露,欧菲光的车载镜头产线已开启24小时不间断生产模式,其合肥工厂的产能大幅提升。

光学专家解释道:“环视系统对于镜头畸变控制的要求极为严苛。欧菲光能够进行定制化开发,提供周视系统、自动泊车系统等系统级解决方案,并将其整合形成智能驾驶感知系统。该系统涵盖前视 8M 双目摄像头模组、5 颗周视后视 8M 摄像头、4 颗环视 3M 摄像头、1 颗 DMS ToF 摄像头、1 颗前向数字式 4D 毫米波雷达、5 颗多模式角环绕雷达以及 1 组纯固态激光雷达。此系统为智能汽车迈向更高阶段的自动驾驶提供有力支撑,这亦是小米选择欧菲光的关键缘由。”

万亿市场空间开启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新能源SUV销量同比激增48%,中高端车型智驾硬件渗透率突破60%。以YU7当前30万订单测算:

单车感知硬件价值约6000元;

直接拉动产业链采购额超18亿元;

欧菲光主供环视+舱内镜头与模组。

券商分析师指出:"2025年智能驾驶感知硬件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欧菲光凭借手机光学领域积累,在车载镜头市场市占率有望闯入至行业前列。"

小米YU7爆火!18小时锁单超24万台,欧菲光等产业链厂商迎新机遇-有驾

产能与创新的双重博弈

尽管前景广阔,挑战依然存在:

交付压力:小米SU7交付周期仍长达33-52周,YU7海量订单考验供应链极限;

技术迭代:华为ADS 3.0、蔚来天枢系统加速升级,算法竞争白热化;

成本管控:Thor芯片单价超400美元,全系激光雷达增加万元成本。

为进一步巩固自身优势,小米已与国内顶尖高校携手共建“超视距感知实验室”。其 XLA 大模型预计于三季度通过 OTA 升级,从而实现无图城市 NCA 功能。

行业变局蕴含启示:当小米 YU7 在三分钟内订单量突破 20 万台时,其背后是欧菲光等本土厂商产线昼夜不停运转的景象。智能汽车领域的竞争已从整车层面的激烈角逐,延伸至感知元器件的纳米级精细竞赛。在这场竞赛中,谁能掌控“机器之眼”,谁便拥有了开启下一个十年发展的入场券。#小米YU7大定破20万台#

免责声明:图文源自互联网或AI,仅为分享行业发展动态,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