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交响 智造未来 长株潭汽车集群破局而立

#国庆反向旅行攻略#

绿电交响 智造未来 长株潭汽车集群破局而立

机械臂起落间。焊花闪烁。一辆辆新能源车驶下产线。这里是长株潭。中国汽车产业第四极正加速崛起。

一盘棋布局:从竞争到“竞合”的智慧

曾经。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各自为战。产业同构化严重。如今。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

“当不了链主,我们就来做链环”。湘潭柏屹自主创新产业园的定位。道破了长株潭产业协同的智慧。150多家企业专注为株洲轨道交通、长沙工程机械配套。甘当“配角”。却唱响了产业协奏曲。

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长沙依托比亚迪、广汽埃安聚焦乘用车。株洲北汽发力商用车。湘潭则以吉利为龙头打造“乘用车+商用车”双引擎。2024年。湘潭新能源和汽车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成为继钢铁产业后的第二大支柱。

飞地园区。是长株潭协同的又一创举。长沙雨花经开区(韶山)智能制造产业园落户湘潭韶山。吸引25至30家细分市场龙头企业入驻。这不是简单的产业转移。而是深度耦合。是资源的高效重组。

绿电交响 智造未来 长株潭汽车集群破局而立-有驾

生态圈共建:从签约到协同的突破

2025年9月28日。雨花经开区。180余位行业领袖齐聚。这场以“协同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的活动。见证了长株潭产业生态的又一次跃升。

签约。多轮签约。招商合作、产学研协同、区域联动。湖南烽润塑业、精睿科技、晶瑞电子三大项目落地。将直接为比亚迪、长城、小米提供本地化配套。“从模具开发到零部件制造”的产业链闭环。正在形成。

产学研的壁垒正在被打破。湖南大学与晓光汽车模具、中南大学与普斯赛特光电携手。企业“单打独斗”周期长、力量有限。高校缺乏应用场景。双方一拍即合。如虎添翼。

12名专家获聘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智库首批专家。他们将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智慧。成为最宝贵的资源。

数据的力量:硬核实力的彰显

数字会说话。2025年1-8月。长沙整车产量超6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达80%。这已不仅是增长引擎。更是产业主体。

绿电交响 智造未来 长株潭汽车集群破局而立-有驾

湘潭吉利工厂。每55秒一辆车下线。2024年。吉利湘潭基地产销32万辆。速度背后是体系实力的体现。

长株潭新能源汽车城已聚集170余家关联企业。规模工业企业94家。本地配套率超过40%。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

放眼全球。比亚迪腾势D9在东南亚市场超越丰田埃尔法。在新加坡起售价超160万人民币。中国智造。正重新定义高端。

未来已来: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转型仍在加速。汽车产业正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深度转型。长沙已发布 “车路云一体化”目标。计划到2026年实现智能网联车辆接入1万辆以上。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株潭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信部、商务部出台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多重利好叠加。

湘江科学城规划总投资227.9亿元。这座“未来之城”将北靠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南融湘潭经开区。推动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焕新升级。

当下的长株潭。整零配套率不断提升。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一座面向世界的汽车产业集群。轮廓愈发清晰。

这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