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新车高速上车顶弹射飞走,车主拒当测试员:这车我必须换!

车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飞走,车还没上牌,4S店却让车主再上高速测试,这样的解决方案你能接受吗?

近日,一位车主黄先生在高速路上经历了一场现实版“惊魂一刻”——他刚提不久、还没上牌的新车,在行驶中车顶突然“弹射起飞”,从天而降的车顶在高速路上翻滚,吓得他魂飞魄散。

所幸后方没有车辆紧随,飞走的车顶也被道路救助人员找回,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二次事故。但这件匪夷所思的新车故障,却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关于汽车安全与售后责任的热议。

13万新车高速上车顶弹射飞走,车主拒当测试员:这车我必须换!-有驾

01 高速惊魂,新车车顶突然“飞走了”

国庆前,黄先生满心欢喜地花费近13万元,在北京越野重庆绅豪店购买了一辆BJ40越野车。

这款车设计有三片卡扣式可拆卸顶棚,本是一大卖点,能让车辆秒变“敞篷车”。

然而,10月5日,当黄先生开着这辆还未上牌的新车行驶在广洪高速路段时,惊人的一幕发生了——车顶中间的一片顶棚突然从车身飞出。

“车辆从未拆过顶棚”,黄先生事后回忆时仍心有余悸。他表示提车后车辆后排没坐过人,自己也从未动过顶棚的卡扣。

一辆崭新的越野车,在高速行驶中突然成了“敞篷车”,这危险的场景堪比动作大片,让当事人黄先生“吓得不轻”。

13万新车高速上车顶弹射飞走,车主拒当测试员:这车我必须换!-有驾

02 责任之争,车顶飞走是谁的过错?

事发后,黄先生将车辆送回4S店检测,没想到等来的结论更让他窝火。

店方检测后表示,“车顶扣子是完好的”,车顶飞走并非车辆质量问题所致。他们甚至推测,可能是车主在高速上误开了卡扣,才导致顶棚脱落。

对于这样的解释,黄先生难以接受。他质疑,如果交付时卡扣就已松动,而店方没有尽到检测责任,那问题根源是否在于车辆出厂或销售环节?

4S店则强调,车辆交付前已按程序完成了PDI检测,但交付后的情况他们无法掌握。

双方各执一词,让这起事件陷入了“罗生门”。

13万新车高速上车顶弹射飞走,车主拒当测试员:这车我必须换!-有驾

03 解决方案,4S店让车主再上高速测试?

更让黄先生无法接受的是4S店提出的解决方案。

店方表示可以为顶棚表面磨损的位置做漆,并做了漏水检测。但与此同时,他们竟提出可以报销油费让黄先生再上高速测试,以验证车顶是否还会脱落。

“新车没上牌就出这种事,让我再上高速测试简直是拿安全当儿戏,”黄先生对这一方案明确表示拒绝。

在他看来,这辆还没上牌就出现如此严重安全问题的新车,已经让他失去了信任基础。他目前的诉求很明确:换一辆新车。

目前,4S店已记录黄先生的诉求并向上汇报,但双方尚未达成一致。

13万新车高速上车顶弹射飞走,车主拒当测试员:这车我必须换!-有驾

04 类似案例,法律如何保护消费者?

这起纠纷不禁让人联想到一起类似案例。

2018年,乌鲁木齐的吴某购买新车刚一个月,在前往上牌的路上车辆突然报警提示“无法获得完全的传动功率”。

检查发现发动机存在故障,4S店更换发动机后却无法提供合格证。

吴某提起诉讼要求换车,4S店在法庭上辩称,根据规定,发动机需要更换两次以上才能要求换新车。

然而法院最终判决4S店为吴某更换新车并赔偿损失,理由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3条,六个月内发现瑕疵,争议由经营者承担举证责任。

这一判决体现了法律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为此类纠纷提供了判例参考。

05 网友热议,车顶飞走引发安全思考

“高速车顶飞走”事件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有网友直言:“无论责任在谁,车企都该正视隐患,而不是让车主用生命去测试安全。”

也有网友认为,如果真是卡扣没扣好,车企也应该设计明确的安全提示,否则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更有多位车主现身说法,表示自己开车十多年,天窗没开过几次,下次换车会避开带有天窗的车型,认为这类配置“鸡肋又危险”。

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研究显示,车顶强度直接影响翻车事故中的乘员保护效果,这让人不禁思考:车顶在正常行驶中都会脱落,又如何保护乘员安全?

13万新车高速上车顶弹射飞走,车主拒当测试员:这车我必须换!-有驾

4S店建议黄先生“再上高速测试”,而黄先生果断拒绝——“让我再上高速测试简直是拿安全当儿戏”。

车顶飞走事件已不仅是黄先生个人的维权之战,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汽车行业质量监管与售后服务的短板。

无论最终责任认定如何,企业的担当不应在责任划分中缺席。消费者的安全信任,一旦飞走了,就很难再找回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