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固态电池真的要量产了吗?各大车企纷纷放话,小米、广汽、上汽、奇瑞、比亚迪……一个接一个,仿佛商量好了一样。这事儿为啥这么火?因为固态电池比现在用的锂电池能装更多电,还不容易漏液、起火,大家都盯着它当电动车的“下一个大招”呢。
国内车企的豪赌
广汽集团是“豪赌”的代表,2022年就投了109个亿建电池工厂,2024年就宣布全固态电池造出来了,2026年就要先给高端车型用。上汽集团也不甘示弱,跟清陶能源合作,2025年就想搞10万辆级量产,2027年还要推“光启电池”。奇瑞、东风、长安、比亚迪也都有自己的计划,时间点都差不多。
国外车企也不甘落后
奔驰跟美国公司合作,搞了个叫“Solstice”的固态电池,目标续航超过1000公里。宝马也把装了固态电池的测试车开到路上跑了。日本那边的丰田、日产、本田也都在搞。
固态电池真的那么容易吗?
别急,先看看固态电池的难点:
技术难题: 现在用的锂电池里有液体电解质,固态电池换成固体的,得解决固体导电慢、和电极材料“处不好”这些问题。专家说,就算现在有点进展,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难题还没解决完。
成本问题: 现在锂电池每瓦时0.5元左右,固态电池材料成本每瓦时要2元。就拿100度电的电池包来说,成本超过20万,比好多车本身还贵,普通用户根本买不起。
车企为什么还抢着说2026年量产?
一方面是政策支持,2025年工信部发文件,把固态电池当重点,还说2027年前要搞出3-5家全球龙头;另一方面是资本看好,固态电池概念股近涨得猛,大家都想占个先手。
专家怎么看?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说,全固态电池要到2027年才开始装车验证,真正大规模生产可能要等到2030年以后了。宁德时代也说,从实验室到量产至少要8-10年,他们自己2027年才能小批量生产。
真相还是泡沫?
2026年,是固态电池的“真相”还是“泡沫”,关键得看能不能跨过技术和成本这两个大坎儿。毕竟,用户买车不看广告,只看能不能开得远、充得快、价格合适。等2026年到了,是真相还是泡沫,自然就清楚了。
总结
固态电池是未来汽车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各大车企纷纷布局,抢占技术制高点。但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之路还面临技术和成本的双重挑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量产和应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