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墨镜还能捣鼓出什么花样,还是王传福一出现,就是流量自带体质?
活久见了,汽车交付现场仿佛成了交友大会,谁能想到堂堂比亚迪的“老王总”,会在市面上跟车主玩起了墨镜送礼大联欢?
这场景要是搁在以前,你大脑一蹦,只能想到广告片里西装革履的总裁走红毯、递车钥匙那种画面,是吧?
不过,当王传福挤着笑、戴上车主亲手送来的墨镜,还一本正经地和大家凑到一起拍照片,社交媒体立马炸开锅。
网上那叫一个神评论齐飞,“墨镜老王”直接出圈成热门表情包,搞得大家都在议论王传福到底是要去拍谍战剧,还是又解锁了什么总裁新技能。
其实,你仔细一品,这里边可是大有门道。
方程豹这个牌子,本来就走的是个性化路线。
网上都在说“买车送朋友”,这回是真的把卖车做成了一场友情投资。
谁还记得那种“千亿总裁一言不发,车主站一圈被仪式感包围”的年代?
现在豹友倒给王总送礼,孩子画画、老师送墨镜,人人都有参与感。
这份热情不止是玩票,背后其实在悄悄给汽车圈带来新气象。
你会感觉啊,这车不是硬邦邦的工具,除了拉风出行,还有情感加持,一起“双向奔赴”,那就对了。
说起来,交车仪式这玩意儿在太多品牌都是“走流程”。
谁没见过现场吹点彩虹屁,车主拿个钥匙,拍拍照就结束。
说到底,还是买方和卖方的角色壁垒,车企与用户的距离,那是铜墙铁壁。
但方程豹的这波操作,好家伙,往那一站就有种老朋友见面,愉快玩耍、共同成长的气氛,甚至比同学聚会还热闹。
更关键的是,王传福那一副“不端架子”的气质,戴上墨镜,社交媒体瞬间沦陷。
一部分人笑谈:“老王这下彻底进军萌系总裁行列了。”
另一部分人觉得,“方程豹的个性不是营销,是真有温度了。”
别小看这副墨镜,这可是把千亿总裁和辣妈豹主、工程师豹主、警官豹主串成一个圈子的万能钥匙。
墨镜一叩,谁都能加入朋友群聊,氛围一下子亲民起来。
你要说这招有多新鲜?
其实,汽车圈里的阶级感最难打破,以往大家买车,被动接受服务,厂商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偶尔车企也走“亲民路线”,但多少还有点表演成分,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个“台上台下”的分割线。
但现在这个局,王总戴墨镜就是“走心的朋友”,反而模糊了那条看不见的界线。
车主既是朋友,也是品牌的参与者和推广者。
谁还只想当个被服务者?
人人都能出点子、谈感受、玩互动。
本来嘛,交付现场要是没笑声、没惊喜、没互动,不就跟开两小时颁奖典礼一样寡淡。
这回好了,你要送点别致的礼物给老王,他就一秒钟“融化钢铁直男”变身可爱总裁。
就是这种反差,才让大家觉得方程豹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堆砌出来的厂牌。
而是有血有肉的兴趣社区,甚至都能用“灵魂共创”来形容。
你还别急着下结论,说王总这回“求新求变”就算完了。
再往前扒一扒,这背后有强大的文化基因。
方程豹自打出道就靠“个性化”扬名。
无论你是都市白领还是技术宅,买豹的第一天不是只收获发动机,更多收获一群同好。
别的不说,方程豹成立两年,朋友圈子已经规模不小。
去年底的方程豹“生日派对”,数百名豹友齐聚郑州比亚迪赛车场,现场热闹得像家族聚会。
甚至品牌总经理熊甜波都现场宣布,每卖一台车,厂商就在“救援基金”账户里加入一笔钱——豹友里有用豹5救援洪水受灾群众的英雄,仪式上直接给交了一台新豹。
这种场面,说是“交车+英雄致敬+情感升温”三合一,真不夸张。
站在豆瓣、微博的社交舆论场里来看,豹友的凝聚力还是肉眼可见的。
很多人会说,这叫“迪粉”基因。
但实际上,这回更像是“边买边交朋友、边用边参与品牌塑造”的青春实验。
谁还记得上一次哪个车牌号能让用户为品牌创业出奇招?
更夸张的是,有产业圈的大佬说,“方程豹已经是推动用户参与的典范,没见别家能搞出这么有活力的‘朋友圈’。”
墨镜事件一出,整个汽车圈都在学习。
有人甚至调侃,“下次交车要不要送老王一副红领巾,看看他能不能驾驭‘孩童感’。”
互动不停,老王配合,豹友开脑洞,场景信手拈来。
这一波可不是单纯分角色,而是所有参与者都在线,没人在后排划水。
也不用故意做到“典礼隆重”,反倒是气氛随意点更好。
另外,你如果细细琢磨,这种品牌情感营销在其他行业也有渗透。
比如咖啡圈的“拼豆玩偶”、手机圈的“粉丝荣耀”,但跟方程豹“交朋友”的思路一比,还是汽车圈的更带劲。
毕竟一辆车几十万,不单是产品,更是身份和情感集合。
所以,这次的墨镜互动,说白了就是用“小物件做大文章”,本来是个普通礼物,结果成了“跨越阶级的社交代码”。
谁还记得以前有多少车主敢给总裁送出自己手绘的漫画?更别说老师送墨镜了。
这点细细一想,才知道方程豹的“圈层革命”早就不止市场打法,而是彻底深入人心,让用户与品牌站到了同一个平面。
你注意啊,这不仅是一个墨镜那么简单,更是品牌自我突破的一次大考。
过去的车企,顶多做做用户福利、场地活动、不痛不痒的互动。
而方程豹现在就是拿感情做主轴。
王总戴墨镜最值得玩味的地方,其实是主动展示“我也是你们的朋友、你们的粉丝”。
你送的,我收下,我愿意参与你的脑洞,我也想做个可爱的总裁。
而且这气场是真的能聚拢豹友。
为什么豹友越来越像全民运动员,能一起救援、能创新,还能组队玩车?
说到底,是品牌把自己“变小”了,变得可亲、可玩,甚至可爱。
哪怕是王传福这样的大家长,都能拉下来和大家凑热闹,谁还不爱呢?
再举个数据,豹友救援行动那个事,是真实发生的社会事件。
不是搞噱头,更不是纯宣传。
300多人靠一辆豹5穿梭洪灾现场,这份凝聚力,连官方媒体都点赞。
“豹粉”不是虚头巴脑的互动,是能落地的社会行动力。
如果你不信,自己可以翻翻相关报道,河北洪水期间豹主自发行动,成了当地的守护者。
从这点看,方程豹很懂得把“个性与责任”双剑合璧,不光玩粉丝经济,连社会责任都不落下。
这才是品牌最应该深度思考的未来。
你要说汽车未来往哪儿走,是越来越智能化、还是服务越来越好?
可能都不如“品牌和人有温度”更值得期待。
一句话:方程豹用墨镜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化了。
大家不再是隔空喊话。
而是你送我礼物,我回你微笑,甚至大家拍个照片就成了故事。
谁能想到汽车圈会有这样一种“朋友经济”?
以前可能买车是孤独,未来买车是社交,买一台,认识一群,一起成长。
墨镜一戴,朋友就到。
王传福示范了“可爱总裁”的新模板,方程豹讲出了“卖车等于交朋友”的新故事。
这俩事一结合,汽车市场的游戏规则也许正在被一点点刷新。
有点好奇,这样的“品牌陪伴感”会不会影响其他车企跟风?
你怎么看这波操作?
会不会以后买车都像组团交朋友一样,品牌和用户一起玩出新花样?
说说你的想法吧。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