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与华为之争背后:全域自研与抱团合作谁更能引领新能源赛道?

10月28日,“零跑称与华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热搜让不少人目瞪口呆,一时间,各路网友纷纷猜测:“零跑这是要和华为掰手腕?”好不容易熬到周一,10月30日,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终于在微博上“发声”,表示从未说过这句话,还原了事件全貌。然而,热搜的出现并非偶然,它背后更漫溢出新能源行业竞争之中那些微妙的信号。

零跑汽车与华为之争背后:全域自研与抱团合作谁更能引领新能源赛道?-有驾

事件的核心,正是零跑新车D19发布会上的那句表述。曹力提到公司坚持“核心技术全域自研”的战略理念,结果被外界解读为与华为合作模式背道而驰。“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说法更是凭空多了出来。曹总火速辟谣,诚恳地澄清立场,反复强调零跑尊重华为,甚至列出“在场的60家媒体可以作证”,用直接的方式否定了这一传言。但设身处地一想,这件事似乎也并非空穴来风,零跑坚持全域自研的“飞地战略”,与当前行业中不少企业依赖外部合作的“抱团打法”确实有着鲜明的对比。

说到这里,大家常常津津乐道的“全域自研”,到底何许技艺?简单讲,就是企业从芯片、软件到整车制造,完全靠自己研发和生产,把供应链尽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高难度的“全包服务”,在脚踏实地者眼里是底气的象征,但在谨慎的理性派看来,又是冒险之举。毕竟,大多数以此生存的车企,早已学会了如何快速整合资源,用更低的成本、更短的时间抢占市场份额,与之对比,零跑的办法无疑更费时费力,耗资更巨。

零跑汽车与华为之争背后:全域自研与抱团合作谁更能引领新能源赛道?-有驾

然而,换个角度思考,难道零跑冒大风险选择独立路线,不正是秉承了所谓“科技自立”的精神内核?同样在新能源赛道上领先一步的华为,近年凭借与汽车厂商合作的“智选车”模式也备受瞩目,大有铺开生态版图的架势。零跑和华为,如此选择公平竞争的轨迹,看似殊途,其实目的相同:用技术博弈市场,不走“简单卖车” 的老路。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在火力全开的新能源战场,抱团和独行究竟哪种姿势更稳妥?多年的造车经验告诉我们,市场如赛道,技术如马力。抓在自己手里的马力是稳健的,但倘若别人借“车群战术”占尽捷径,单打独斗往往容易被甩在后头。

当然,归根结底,这次事件能登上热搜并被反复解读,背后折射的其实是媒体和公众对“技术自研”概念的复杂感情:一方面它代表着未来的希望,令人期许更在意气争先;而另一方面,对自研战略的不信任也体现了人性的现实:历史上多少“创新”企业死于烧钱与失速?零跑以这样一场“误会”为开端,很可能拼一把的严峻考验:如果它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美梦,那么名就利更胜一筹;但万一力有未逮,等待它的可能就是一场残酷的市场淘汰。

零跑绝非单一特例,中国的科技企业如今都站在自主创新的路上。在这条路上,没有捷径,只有聚焦一流的技术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赢家。所以问题来了,一边是国产品牌的突破与坚守,一边是全球化的救世军围攻,这场博弈中,我们作为消费者是选择相信企业的自强之路,还是更愿意看别人舞台灯光下的频频互动?这或许才是那个热搜逼得我们必须直面的终极问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