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7万到25万,奔驰EQE的溃败,百年豪华为何突然不灵了

好家伙,车圈又上演了一出“大戏”!

主角嘛,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浓眉大眼的“大奔”。

不过这回可不是什么王者归来的戏码,反倒有点像一曲壮志未酬的悲歌。

你敢信?

当年顶着三叉星徽光环、号称要给新势力们好好“上一课”的奔驰EQE轿车和EQE SUV,如今竟然落了个“骨折价”清仓大甩卖的下场,折扣低到快要怀疑人生——接近5折!

这剧情反转的,比坐过山车还刺激。

这事儿要是放在几年前,你跟人说一台奔驰新车能打对折卖,别人估计得把你当疯子。

可现实就是这么魔幻,当初指导价47.8万起的先锋版EQE,现在有销售直接报价25万左右,这已经不是“跳楼价”了,这简直是“自由落体价”。

从47万到25万,奔驰EQE的溃败,百年豪华为何突然不灵了-有驾

然而,即便价格屠刀挥得如此决绝,市场的反应依旧是冷冰冰。

数据不会撒谎,今年1-7月,这俩兄弟加起来的销量,平均到每个月,连300台的及格线都没摸到。

这是什么概念?

在国内这个卷到飞起的新能源市场,这个成绩基本上就等于宣告了“凉凉”。

我仿佛还能回忆起2021年、2022年它们刚亮相时的那股傲气。

那时候,奔驰的电动化转型被寄予厚望,EQE系列作为EVA平台的核心力量,承载着“油电同享”豪华体验的宏伟蓝图。

可谁能想到,这蓝图才展开没多久,就褪色得如此之快。

从47万到25万,奔驰EQE的溃败,百年豪华为何突然不灵了-有驾

它们就像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王子,本以为能轻松继承王位,结果一出门就被现实的泥潭里摸爬滚打出来的草根英雄们打得找不着北。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

咱们先别急着下定论,把时间线往前倒一倒。

当初奔驰推出EQE的时候,打的是什么牌?

是“电动S级”的缩小版,是豪华感的延伸。

但他们似乎忘了一件事,时代变了,大人们。

今天的中国消费者,尤其是买电动车的这批人,他们要的豪华,早已不是你那套古典主义的木纹和真皮就能完全打动的了。

咱们就拿续航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来说。

美规版的EQE,EPA续航只有可怜的354公里。

从47万到25万,奔驰EQE的溃败,百年豪华为何突然不灵了-有驾

这数字放在今天,简直就是个笑话。

隔壁蔚来ET7,CLTC续航动不动就给你干到530公里,人家还有个独门绝技——换电,三分钟满血复活,彻底治好了你的“续航焦虑症”。

你奔驰还在慢悠悠地找充电桩,人家已经喝着咖啡奔赴下一个目的地了。

这种体验上的降维打击,是任何品牌光环都难以弥补的。

再聊聊智能化,这更是传统豪华品牌的“重灾区”。

不是我毒舌,但EQE那套车机系统,用起来的感觉就像是给一台最新的智能手机装上了诺基亚的塞班系统。

反应慢半拍,语音交互基本靠吼,跟国产新势力们那种“可见即可说”、聪明得像个贴心助理的智能座舱比起来,简直就是两个时代的产物。

你看看人家享界S9,上来就给你标配华为ADS 3.3高阶智驾,连犄角旮旯的城市小路都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价格还比你亲民。

这仗还怎么打?

消费者又不是傻子,谁的产品更懂他们,他们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当然,肯定会有人站出来反驳:“你不能光看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奔驰的豪华底蕴、底盘调校和品牌价值是新势力比不了的!”

这话在燃油车时代,绝对是金科玉律。

但到了电动车时代,游戏规则真的变了。

当一个产品的核心体验,比如续航和智能,已经远远落后于主流水平时,那些所谓的“底蕴”和“价值”,就变得有点像皇帝的新衣,尴尬且无力。

而且,奔驰在设计上也犯了个不大不小的错误。

那个为了极致风阻而妥协的“弓形车身”设计,确实让EQE的风阻系数低得惊人,但也让它看起来……怎么说呢,有点“油腻”。

它失去了奔驰应有的那种舒展和大气,反而显得有些臃肿和奇怪。

相比之下,小鹏P7i的优雅溜背,极氪001的猎装风范,都更精准地戳中了当下年轻消费者的审美G点。

他们要的,是“豪华”与“个性”的结合体,而不是一个看起来有点“用力过猛”的流线型胖子。

最致命的一击,可能还来自于奔驰内部的“左右互搏”。

就在大家还在犹豫要不要抄底EQE的时候,奔驰自己官宣了:我们要搞全新的800V MB.EA平台了!

EVA平台?

嗯,那是个过渡方案。

这话一出,潜在的消费者心里能不犯嘀咕吗?

“我这刚买的车,转眼就成了前朝遗老?后续的维护、技术升级还跟得上吗?”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刚花大价钱买了个最新款的手机,结果厂商告诉你下个月就要发布革命性的换代产品了,你说你闹心不闹心?

所以你看,EQE的溃败,绝非偶然。

它是一场典型的“傲慢与偏见”所导致的悲剧。

傲慢在于,奔驰依然沉浸在自己燃油车时代的荣光里,以为只要贴上三叉星徽的标,消费者就会无脑买单;偏见在于,它严重低估了中国市场的内卷程度和中国消费者的进化速度。

它想用一个在技术上并不领先、在设计上颇具争议、在价格上毫无诚意的产品,去征服全球最挑剔的一群客户,结果自然是头破血流。

如今,奔驰挥泪斩马谡,计划让未来的C级和GLC的电动版来间接替代EQE的位置。

这算是一种亡羊补牢吧。

但问题是,经历了这次惨痛的教训,奔驰真的想明白了吗?

未来的新产品,能否在定价与产品力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能否真正放下身段,去倾听和理解中国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这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

但可以肯定的是,属于传统豪华品牌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片瞬息万变的电动化战场上,没有谁是永远的王者。

即便是强大如奔驰,稍有不慎,也可能从神坛跌落,在泥潭里苦苦挣扎。

而对于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来说,能用买一台雅阁的钱,去抄底一台奔驰,或许也算是这场时代变革中,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吧。

你说呢?

评论区里聊聊你的看法。

好家伙,最近车圈的“跳水冠军”,我看非奔驰EQE莫属了。

这哥们儿以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姿势,直接从十米高台扎进了水底,水花压得那叫一个“惨烈”。

你敢想?

一台挂着三叉星徽的奔驰,新车落地,价格直接腰斩。

47万多的指导价,如今25万就能提走,这已经不是打骨折了,这是直接把骨头抽走论斤卖了。

说真的,这剧情魔幻得让我一时半会儿没缓过神来。

我脑子里还依稀记得两三年前,EQE刚发布时那股子“天之骄子”的劲儿。

聚光灯下,PPT上的每一个词都在告诉你:我,是来自斯图加特的未来,是来给你们这帮新势力“小朋友”上上课的。

那会儿谁要是敢说这车会崩盘,估计会被当成头号“奔黑”给挂起来。

可现实呢?

现实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得又疼又清脆。

月销不到三百台,这成绩单,说句不好听的,比好多停产车型的库存清得都慢。

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是奔驰的品牌不香了,还是这届消费者不识货了?

都不是。

说白了,就是奔驰端上来一盘它自以为的“顶级料理”,结果发现客人们的口味早就变了,大家现在都好“川菜”那一口,你这“德式酸菜”做得再地道,也架不住没人点啊。

咱们就掰扯掰扯这车。

先说续航,这可是电动车的“命根子”。

美规版EQE那三百多公里的EPA续航,我寻思着在北京开,出个五环都得盘算盘算电量,生怕回不来。

这数字在今天的新能源市场里,简直就是“新生代学渣”的水平。

隔壁蔚来ET7轻轻松松给你搞个五百多公里,没电了人家直接开进换电站,三分钟满血复活,比你加一箱油都快。

这种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感觉,光靠一个奔驰标,真的找不回场子。

再聊那个被无数人吐槽的“智能化”。

坐进EQE车里,面对那块大连屏,我的感觉就像是在用一部十年前的安卓手机,卡顿、迟钝,语音助手基本等于“人工智障”。

你在这边急得满头大汗,它在那边“对不起,我没听清”。

真的,到了2025年,我的智能手表都比它反应快。

你再扭头看看国产车,华为的鸿蒙座舱都快成精了,车机交互比跟朋友聊天还顺畅。

这种体验上的鸿沟,已经不是所谓“豪华底蕴”能糊弄过去的了。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你以为消费者还会傻傻地为情怀买单吗?

当然,最让我觉得哭笑不得的,还是奔驰自己的“神操作”。

就在EQE还在市场里苦苦挣扎的时候,奔驰总部一拍大腿:我们决定了,全力押注下一代800V的MB.EA平台!

这话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

就是告诉所有EQE的潜在客户和刚提车的车主:“嘿,哥们儿,感谢你们当了小白鼠,你们手里的这台车,不好意思,已经是被我们放弃的‘过渡品’了。”

这操作,简直是往自家伤口上撒盐,顺便还递给对手一把刀。

所以你看看,EQE的溃败,根本不是一场意外。

它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傲慢者的悲剧”。

奔驰还是用那套燃油车时代的旧思维,去理解一个全新的电动化世界。

它以为只要设计够“奔驰”,内饰够“豪华”,就能继续躺赢。

可它忘了,新时代的豪华,内核是科技,是体验,是真正读懂用户的心。

那个臃肿的、为了风阻牺牲了一切美感的“弓形车身”,就是这种“技术傲慢”最直观的体现。

如今,这两款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车型即将停产,被未来的C级和GLC电动版所取代。

这算是一种迟来的清醒。

但这场用巨额亏损换来的教训,奔驰真的吃透了吗?

未来,它还能否放下那份与生俱来的优越感,真正蹲下来,看看今天的中国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

这故事还没完,但EQE的落幕,无疑给所有传统巨头敲响了警钟。

在这个新世界里,没有谁能永远高枕无忧,再响亮的名号,也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历史的回响。

而对于我们来说,能用一台B级车的价格买到一台奔驰,或许也该感谢这个“卷”到极致的时代吧。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好家伙,最近车圈最大的乐子,就是看奔驰EQE表演高台跳水。

这姿势,这水花,不去参加奥运会都屈才了。

你敢信?

一台挂着三叉星徽、当年恨不得用鼻孔看人的电动奔驰,新车落地价直接给你来个腰斩。

47万多的车,一眨眼25万就能开走,这哪是打折,这分明是含泪清仓大甩卖,就差拿个大喇叭在门口喊“最后三天”了。

这事儿魔幻就魔幻在,我脑子里还能清晰地闪回两年前车展上,EQE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场景。

那会儿的它,浑身都散发着“你们这帮新势力都是渣渣”的贵族气息。

销售们个个西装笔挺,跟你聊的都是“百年底蕴”、“豪华传承”。

谁要是当时敢说这车两年后会卖成白菜价,估计得被当场请出去。

结果呢?

现实比任何段子都来得更猛烈,一记大嘴巴子扇过来,嗡嗡作响。

月销不到三百台,这数据,我寻思着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上,你得拿个放大镜才找得着它。

这车到底怎么了?

是风水不好,还是名字没取对?

都不是。

说白了,就是奔驰用做满汉全席的架子,给今天这帮就好一口麻辣烫的年轻人,上了一道寡淡无味的德式酸菜。

人家压根儿不动筷子啊。

咱们不扯玄的,就聊最实在的。

电动车的命根子——续航。

EQE那三百多公里的EPA续航,在北京这种地方,你从东五环开到西五环,心里都得犯嘀咕。

这续航水平,放在2025年的今天,简直就是对车主智商的一种考验。

你扭头看看国产的蔚来,人家随随便便就给你干到五百公里往上,更绝的是人家有换电站,三分钟原地满血,比你下楼买瓶酱油都快。

这种补能体验,已经不是一个车标能弥补的了。

还有那个所谓的“智能座舱”,用起来简直让人血压飙升。

那车机反应慢得,我严重怀疑它的芯片是从诺基亚5230上拆下来的。

你跟它说话,它爱答不理,你好不容易把它唤醒了,它还一脸无辜地问你:“您刚才说啥?”

我的天,华为那套鸿蒙座舱都快能帮你写工作报告了,你这还停留在“复读机”阶段。

这已经不是技术代差了,这简直是物种代差。

最骚的操作,还是奔驰自己背刺自己。

眼瞅着EQE在泥潭里越陷越深,总部那边突然发话:我们要all in下一代MB.EA平台了!

这话啥意思?

不就是明着告诉全世界:“前面买EQE的兄弟们,感谢你们参与了我们的付费内测,你们手里的车,已经是被时代抛弃的旧款了。”

这操作,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

本来还在观望的潜在客户,一听这话,跑得比兔子都快。

所以你看,奔驰EQE停售根本不是什么意外。

它就是“傲慢”这两个字最好的实体化教材。

奔驰还沉浸在燃油车时代的荣光里,以为只要车头顶着那个三叉星,就能为所欲为。

它根本没搞懂,今天的中国消费者,尤其是买电动汽车的这批人,是全世界最挑剔、最懂行的一群人。

他们要的是最前沿的科技,最极致的体验。

你那个为了所谓的风阻系数,把自己搞得像个肥皂盒一样的臃肿设计,真的没人觉得好看。

现在,这出闹剧总算要收场了。

听说未来会有C级和GLC的电动版来接盘。

但这又如何呢?

那份刻在骨子里的傲慢,真的能被这次惨败彻底清洗干净吗?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了,快到连奔驰这样的百年巨头,稍一走神,就会被甩得老远。

而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能用一台B级车的钱,买到一个汽车巨头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沉痛教训,好像……也挺值的?

你说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