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30万交付闪电战:SU7封神,YU7引爆产能地狱
15个月。30万辆车。一个改写行业规则的速度。
——新势力集体沉默。极氪达成30万交付?33个月。理想?39个月。蔚来?4年7个月。小米用纯电轿车SU7单刀破局,撕碎了“运动车型难走量”的行业魔咒。
SU7:孤军杀穿红海的“功臣”
2024年4月3日,首辆SU7交付。
七个月半。10万台。
四个月后。20万台。
再四个月。30万大关撞线。
——没有迭代。没有改款。仅凭一款纯电轿跑,SU7杀穿中高端市场:2025年4月,单月2.8万销量,碾压奥迪A6L、宝马5系。
为什么是它?
参数?宁德时代电池、800V碳化硅平台、2.78秒零百加速?不。小米设计师李田原点破核心:“技术可复制,情绪价值无价”。
年轻人为“海湾蓝”车色尖叫。为雷军开车门的仪式感买单。为一键唤醒米家生态疯狂。
——SU7交付周期仍超30周。但用户甘愿苦等。
YU7:泼天富贵与“交付黑洞”
6月26日。YU7上市。
3分钟。20万大定!18小时。24万锁单!
——纯电高端不好卖?雷军用数据碾碎质疑。
但狂欢背后。产能地狱已现形:
Max版等40周。Pro版49周。标准版?60周!
用户群炸锅:“等到2026年?购置税多交1.5万!”
更致命Bug:SU7转YU7操作失误?重复锁单! 车主手握两笔定金退无可退。
车企趁机“劫单”:蔚来、极氪报销5000元定金抢客。
结果?转化率惨淡。“小米的情绪价值,我们给不了”。
产能生死战:小米的极限自救
二期工厂7月底投产。 三班倒启动。小时工时薪25元急聘。
——但年产能仅15万。杯水车薪。
供应链疯狂护航:
宁德时代将小米列为第一大客户,电池采购占比9.8%;
激光雷达商推迟其他订单。保供YU7。
雷军亲赴交付现场。为车主开车门。
姿态到位。但用户耐心在流逝:350人退订群三天爆满。“情绪价值?等一年只剩情绪”。
35万目标:赌注还是新征程?
2025年目标已上调至35万台。
赌什么?YU7量产提速。二期工厂跑赢时间。
更深层的野心?
增程SUV测试车现身。2026年亮剑;
充电网络开放联盟:140万根第三方桩接入。高速覆盖率6856站;
政策东风:新能源汽车免税窗口期。农村市场“车网互动”下乡。
尾声:奇迹与荆棘
小米用15个月证明:“跨界者”可颠覆规则。
但30万交付只是起点。
产能。供应链。用户信任。三重荆棘铺就神坛。
雷军说“十倍投入造车”。
用户问:“我的车。何时能上路?”
交付战鼓未歇。下一程——35万。看小米能否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