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手车市场,“事故车”一直是消费者的心头大患。因为大多数人对事故车的认知并不透彻,导致在购车时,并不能真正有效地规避它!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讲它!
什么是事故车?它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事故车是指由非自然损耗的事故,造成车辆损伤,导致机械性能、经济价值下降的车辆。
按照车辆事故类型,事故车一般分可拆卸部件的事故和不可拆卸部件的事故,可拆卸部件事故如车门刮蹭、前保险杠大灯防撞梁事故等,可以通过更换部件即可完成修复;而不可拆卸部件事故如后翼子板切割、拼接车、纵梁及翼子板内骨架变形等,则需要更复杂的修复手段如切割、烧焊、钣金、喷漆等才能完成。
事故车有哪些潜在风险?
安全大打折扣。事故车在遭受撞击后,车身结构可能已经变形,即使经过修复,也很难恢复到原来的强度。在发生二次碰撞时,危险系数将大大增加。
性能不稳定。动力系统、悬挂系统等关键部件在事故中受损后,即使修复,也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发动机抖动、变速箱顿挫、刹车失灵等,不仅影响驾驶体验,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
维修成本高昂。事故车的维修往往需要更换大量零部件,而且由于车辆已经有过事故记录,后续的维修费用可能会比正常车辆高出很多。更可怕的是,有些问题可能会反复出现,一修再修。
保值率暴跌。事故车的市场价值会大幅下降,即使以后想换车,也很难卖出一个好价钱。
如何避免买到事故车?
首先,我们可以学一些基础的判定方法自己做初步筛查:
查看车身线条与缝隙是否流畅自然;
查看漆面颜色是否均匀是否存在色差;
查看车身部件固定螺丝是否存在拆卸或更换痕迹;
查看玻璃标识与生产日期是否存在异常;
确认安全气囊是否存在弹出痕迹等;
看发动机和变速箱表面是否有漏油、渗油的痕迹;
检查发动机支架、变速箱支架是否有更换或损坏的迹象;
查看发动机舱部件固定螺丝是否存在拆卸或更换;
其次,查询车辆的维保记录。如果为保级路上显示车辆发生过重大事故,最好就不要考虑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