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当有人问我10万块以内买什么纯电代步车,我第一反应不是推荐哪款,而是觉得这问题本身就有点黑色幽默。
10万块,朋友们,这个价位已经不是选车了,这是在渡劫。这已经不是什么存量竞争,这是标准的黑暗森林,所有人都在用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姿态,试图把对方直接抬走。以前这个价位,大家捏着鼻子买个“老头乐升级版”,突出一个能跑就行。现在?好家伙,冰箱、智驾、大沙发,恨不得把三十万车上的东西,用压缩毛巾的方式给你塞进来,duang一下,全都有了。
今天聊的三位选手,比亚迪海豚、吉利星愿、名爵MG4,就不是来卖车的,他们是来给这个市场“上强度”的,是来修仙的,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先说海豚,比亚迪这位老同志,突出一个“不装了,摊牌了”。
这车在市场上混了这么久,本来就是个老实人,靠着刀片电池和平台优势,小日子过得还行。但它突然有一天就悟了,发现当老实人是要被枪指着的。于是乎,今年改款,直接一个“我全都要”附体,开始整花里胡哨的活儿了。
什么“海洋美学”,这些都是虚的,核心是什么?高配给你塞了个“天神之眼”的高速NOA。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配置的时候,我真的笑了。一个A0级小车,主要应用场景就是城市里买菜接孩子,你给我上高速NOA?是准备让我在五环上开着它自动修仙吗?这玩意儿就跟给自行车装个定速巡航一样,理论上可行,实际上充满了行为艺术。
还有那个车载冰箱,典中典。我能理解在腾势D9上搞个冰箱,毕竟是保姆车。你在海豚里放个冰箱,图啥?是怕我买的冰棍儿在从超市到家这五分钟路程里化了吗?
但你不能说它错。因为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比亚迪就是在告诉你,我不管这东西你用不用得上,但我必须得有。我不仅有,我还把价格压得死死的。这种“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的军备竞赛,就是要把所有潜在对手的活路都给堵死。海豚这一套操作,不是为了服务用户,是为了创死同行。太阳看了都得一个趔趄。
再说吉利星愿。这车的操作,就更玄学了。
文章里说它2025年1-8月累计销量超过29万辆,我看到这数据的时候,差点以为自己手机拿倒了。这是什么?这是来自未来的销量数据吗?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你们地球人已经掌握时间机器了?
抛开这个科幻小说般的销量不谈,星愿这车,本身就是个跨界缝合的“道诡异仙”。它的核心,根本就不是车,而是那块发光的玻璃板子——Flyme Auto智能座舱。
吉利这波操作叫“任意门”。当所有人都还在卷三电、卷续航、卷底盘的时候,吉利直接开窍了,它意识到,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车不重要,车里的那个大Pad才重要。车是肉身,系统才是灵魂。我上次用魅族手机还是大学时候,那会儿的Flyme是真简洁,不像现在,啥都往里塞,唉,人老了。
所以吉利干了什么?它没有去硬磕自己不擅长的车机,而是直接把魅族请了过来,搞了一手“灵魂附体”。这属于典型的降维打击。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那些对Flyme有信仰的人,买星愿的决策逻辑就变得异常简单:这不是买车,这是买一个“会跑的、带四个轮子的、史上最大号的魅族手机”。
它的续航、动力,在Flyme Auto的光环下,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只要那个车机流畅丝滑,能无缝连接我的手机,那它就是好车。这种品牌玄学,你跟用户讲性价比是没用的,这是一种信仰。吉利这一招,不是在造车,是在建立一个移动的电子宗教。
最后是MG4,这位更是个重量级,堪称自爆流玩家。
如果说海豚是稳扎稳打的老干部突然开始蹦迪,星愿是请神上身的科技宅,那MG4就是心态爆了的街头霸王。它的逻辑更简单粗暴:你们都去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吧,老子要给你们来点“原教旨主义”的狠活。
什么半固态电池,听听就好,现阶段量产车上的,大概率就是个营销词汇。但它的姿态很明确,就是运动,就是小钢炮。当别人都在研究怎么让车主在车里躺得更舒服的时候,MG4的设计师可能在琢磨怎么让你在过弯的时候更爽。这在10万块级别的电车里,简直是一股泥石流。
然后你看它的价格,限时补贴价6.58万起。
这是什么概念?这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我不管你们的菜做得多精致,我也不管你们的服务员多漂亮,我直接在门口扔炸弹,把所有客人都吓跑,然后我自己在这里卖馒头。
MG4的出现,就是对所有对手的一次极限施压。它在用行动宣告:这个价位,别谈什么品牌溢价,别谈什么智能体验,一切花里胡哨在绝对的低价面前,都是纸老虎。它就是要用最低的价格,提供一个还不错的“驾驶坯子”,把所有人的底裤都扒下来。这种“我活不了,你也别想好”的打法,充满了暴力美学。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不当,但你懂我意思,就是那种癫狂劲儿。
所以,这三台车怎么选?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了一圈下来,发现这根本不是一道选择题,这是一出现实主义的荒诞戏剧。
海豚告诉你,成年人全都要,哪怕用不上;星愿告诉你,肉身不重要,有趣的灵魂(系统)才是唯一;MG4告诉你,别整那些没用的,能打败魔法的只有物理(低价)。
这已经不是产品力的竞争了,这是世界观的对撞。它们不是在问你喜欢什么,而是在逼你站队,逼你承认哪一种“疯癫”才是你所信奉的真理。
讲真,这年头谁还真在乎驾驶,不都是堵在路上刷手机吗?
所以这三位修仙的道友,谁能最后飞升成功?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最后的赢家,很可能是那个在路口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因为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车上装的是天神之眼还是玉皇大帝之眼,都没用,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