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现在一台车综合续航奔着1600公里去了,这是什么概念?从北京出发,一脚电门踩到底,中间不带停的,直接能开到越南河内,可能还能剩下点电让你找个粉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魔幻?十月份的汽车市场,就上演着这么一出“神仙打架”的戏码。
岚图追光L算是把桌子给掀了,直接把华为的乾崑ADS 4.0和鸿蒙座舱5.1给塞了进去,这已经不是简单地造车了,简直是把一个行走的智能终端怼在了四个轮子上。关键是它那个混动系统,揣着一块63度的超大电池,硬生生把纯电续航做到了410公里,综合下来1400公里。这个数字一出来,让很多天天在市区里通勤,一周充一次电都嫌烦的人,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另一边的零跑,似乎憋着一股劲。他们的创始人朱江明早就放过话,说要搞一个D系列旗舰,直接冲着30万以上的市场去。这台即将亮相的D19,一台全尺寸的大家伙,车顶上顶着个激光雷达,摆明了要在智能驾驶上跟人碰一碰。官方说它藏着什么“行业首发黑科技”,要解决用户出行的“最后一块短板”。这话说的很满,但究竟是什么,谁都不知道,这种感觉最磨人。
小鹏X9的超级增程版更是把续航焦虑这个词,按在地上反复蹂躏。超过1600公里的综合续航,这是要让加油站和充电桩都开始思考自己的存在意义吗?他们官方说,为了这台车,动用了一千多台测试车,在全球跑了两千多万公里。这种近乎偏执的测试,背后其实是一种赤裸裸的炫耀,炫耀技术,也炫耀资本。5米3的车长,配上那种棱角分明的设计,让这台大七座车看起来一点也不臃肿,反而像个来自未来的星际飞船。
就在大家还在为续航里程的数字惊叹时,新款极氪001却从另一个维度发起了攻击。全系标配900V高压平台,最快7分钟补能500公里。7分钟是什么概念?可能就是你下车去便利店买瓶水,再回到车上的时间。它彻底改变了充电的节奏感,让“充电慢”这个曾经的电车原罪,变得不再那么刺眼。这就像两个武林高手过招,一个人说我内力深厚,可以打一天一夜不休息,另一个人则说我一招就能制敌,根本不需要那么长的续航。
而腾势N8L的出现,则更像是对市场的一次精准卡位。在N7和N9之间,30到35万这个价格区间,腾势之前是空的。理想L8和问界M7在这个区间里活得相当滋润,腾势显然不能视而不见。N8L带着比亚迪的易三方技术,零百加速3.9秒,还配了帝瓦雷音响和车载冰箱,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冲着那些追求家庭舒适和偶尔性能爆发的“奶爸”们去的。它不像前面几个那样在某项技术上追求极致的突破,而是更像一个水桶车,力求在每个方面都让你挑不出大毛病。
所以你看,十月的这场新车发布会,表面上是几款新车的亮相,实际上却是各个品牌路线和哲学的一次碰撞。有技术狂人,偏执地追求参数的极限;有实用主义者,精准地捕捉市场的每一个缝隙。当续航里程已经长到可以挑战人类膀胱的极限,当充电速度快到可以和加油相媲美,我们似乎也该停下来想一想,我们买一台车,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那些纸面上越来越夸张的数字,还是为了那个能带我们去远方的,最初的简单梦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