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股东比想象中更狠

最近大众汽车的日子不好过,掌门人奥博穆的日子更不好过。

这位同时掌管着大众集团和保时捷的"双料CEO",最近被股东们指着鼻子骂"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事情要从5月16日的大众年度股东大会说起,德国投资公司Deka的英戈·斯佩奇当场发难:"奥博穆先生,请立刻辞去一个董事职位!"这番话像颗炸弹,炸开了这家百年车企积压多年的治理矛盾。

大众汽车股东比想象中更狠-有驾

要说奥博穆也是个苦命人。1994年进入大众集团,从奥迪干到保时捷CEO,2022年临危受命接替迪斯执掌大众集团。在保时捷上市前,大家觉得这人挺能干——毕竟带着保时捷连续多年刷新销量纪录。可自从2022年9月保时捷独立上市,这哥们就开始被架在火上烤。现在大众股价跌得比过山车还刺激,去年一年就缩水25%,140欧元跌到105欧元,比德国股市大盘跑得还慢。更扎心的是,上个月大众还警告说今年利润率可能要跌破5.5%,这可是他们自己定的底线。

股东们为啥这么愤怒?说白了就是觉得奥博穆左手管大众右手管保时捷,根本忙不过来。就像家里两兄弟打架,当爹的既当裁判又当选手,能不偏心吗?资产管理公司DWS的亨德里克·施密特吐槽:"现在大众是权力说了算,不是市场说了算。"这话虽然难听,但数据摆在那儿:过去三年大众在电动车领域被特斯拉、比亚迪按着摩擦,ID系列卖得那叫一个惨淡,上海车展上国产电动车集体吊打大众展台。

大众汽车股东比想象中更狠-有驾

不过奥博穆也有自己的说法。他在采访里掰扯:"现在正是中美贸易战、美国关税谈判的关键时刻,我两边跑能提高效率。"这话倒也有点道理,就像疫情期间居委会主任既要管防疫又要发菜,确实得有个能人顶着。但问题是,大众现在的问题真不是靠个人能力能解决的。看看今年一季度财报:776亿欧元的销售收入看着挺美,税后利润却暴跌40.6%,21.86亿欧元还不够买上海陆家嘴两栋写字楼的。

更让股东们上火的是,大众现在就像个穿着西装的老人,想转型电动化却迈不动腿。他们引以为傲的MEB电动车平台,被中国品牌吊起来打不说,光是德国工厂的人工成本就够建三座换电站。前阵子大众宣布要裁员3.5万人,德国工厂每年砍掉73万辆产能,这操作跟割肉止疼似的。有德国媒体算过账:大众工人平均年薪7万欧元,是中国工人的5倍,这还怎么跟比亚迪、蔚来拼?

大众汽车股东比想象中更狠-有驾

不过大众也不是完全没动作。今年4月上海车展上,他们突然亮出獠牙:2026年前要在中国推出40款新车,其中20款是纯电。ID.2车型直接把价格压到20万以内,跟国产电动车拼刺刀。这招有点像当年诺基亚最后时刻推安卓手机——虽然晚了点,但至少证明他们还没放弃。更狠的是,大众直接找上小鹏汽车搞技术合作,这在过去"德国工程师"的傲娇脸看来,简直是自降身价。

但资本市场可不吃这套。保时捷家族虽然手握50%投票权,可股价跌成这样也坐不住。监事会主席沃尔夫冈·保时捷嘴硬说股价跌是因为"业绩不好",可股东们心里明镜似的:现在连德国本土市场都开始丢份额,美国关税又像把悬顶之剑,中国本土品牌更是虎视眈眈。有投资人翻出旧账:2022年保时捷上市时,奥博穆信誓旦旦说能带着两个品牌"协同作战",结果现在协同出个全球裁员计划?

其实这种家族控股的治理模式,在德国传统车企里不是个例。宝马、戴姆勒都面临类似问题,但大众的矛盾格外尖锐。你想想,当家族继承人还在开保时捷911兜风的时候,中国消费者已经开上蔚来ET7了。这种代际认知差,不是靠几个加班开会就能弥补的。就像有德国网友吐槽:"我们还在讨论要不要给电动车配个真皮座椅,中国厂商已经在研究怎么让车机系统听懂方言了。"

大众汽车股东比想象中更狠-有驾

不过话说回来,奥博穆确实有他的底气。大众在中国市场深耕40年,累计卖出去5000万辆车,经销网络比德国高速公路还密。上海研发中心现在有3000多名工程师,2026年要推出的新车全是"中国专属"。更关键的是,他们终于放下身段向中国学习——ID.7的智能座舱直接用了小鹏的技术方案,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就像有业内人士说的:"大众终于明白,在电动车时代,慕尼黑不是创新中心,深圳才是。"

但问题在于,留给奥博穆的时间可能真的不多了。最近两年汽车行业换帅跟走马灯似的,通用换了三任CEO,福特中国区负责人都换到第五个。大众股东现在就像等高考成绩的家长,虽然知道孩子平时成绩不错,但看着月考排名直线下滑,心里能不慌吗?有投资机构算过,如果到2026年大众还不能在中国市场夺回5%的份额,股价可能还要再跌30%。到时候别说保时捷家族,连德国政府都要坐不住——大众可是德国制造业最后的门面。

大众汽车股东比想象中更狠-有驾

站在十字路口的大众,现在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彻底改革治理结构,引入外部资本和科技人才;要么继续赌奥博穆的"中国经验",赌他能在三年内带着大众完成大象转身。这两种选择都像走钢丝——改革可能引发家族反弹,不改革就可能被时代淘汰。就像有德国经济学家说的:"大众现在就像诺基亚2010年,明明知道智能手机要来,却还在给功能机镶钻石。"

这场治理危机背后,其实是整个传统汽车工业转型的缩影。当特斯拉用软件定义汽车,当比亚迪靠电池技术称王,大众还在纠结要不要给董事会换个年轻人。奥博穆的困境,何尝不是所有传统车企掌门人的共同难题?他们既要守住祖辈传下来的基业,又要在智能电动时代杀出一条血路。这场较量没有标准答案,但资本市场只认结果——2026年的上海车展,或许就是大众最后的救赎机会。

各位看官,你们觉得奥博穆该不该辞去一个职位?大众在中国市场的激进策略能成功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毕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汽车江湖,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诺基亚,也有可能诞生新的特斯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