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销量榜出炉,小米SU7杀入前五,燃油车仅剩三席

最近出炉的七月份汽车销量数据,可以说给整个市场都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咱们普通人买车,看的就是个销量和口碑,而这份榜单恰恰就像一面镜子,清清楚楚地照出了眼下汽车市场的真实模样。

可能很多人还没意识到,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时代,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离我们远去。

最惊人的一个数字,就是新能源汽车的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了54%。

7月销量榜出炉,小米SU7杀入前五,燃油车仅剩三席-有驾

这个数字听起来可能有点专业,说白了就是,现在每卖出两台新车,就有一台以上是新能源车。

这已经不是什么未来的趋势了,而是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实。

这份榜单里,曾经叱咤风云的燃油车,在前十名里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三个位置,而像小米SU7这样的新面孔,一上市就能冲进前五。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我们买车的习惯和选择,在短短几年内就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咱们先从整体上感受一下这股浪潮的力度。

今年七月份,全国总共卖出了259.3万辆汽车,这个数字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4.7%,说明整个市场的活力还是在的。

但是,真正的主角是新能源车。

它们卖了126.2万辆,同比增长率高达27.4%,这个增速几乎是整个市场平均速度的两倍。

这就好比在一场长跑比赛里,大部队在稳步前进,而新能源车这个选手却像开了加速器一样,一骑绝尘。

正是因为这种爆发式的增长,才把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推高到了54%这个历史性的节点。

过去我们说新能源是“补充”,是“未来”,但现在,它已经成了市场的主流。

在最能体现车型热度的总销量前十名榜单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格局。

7月销量榜出炉,小米SU7杀入前五,燃油车仅剩三席-有驾

排在第一位的,是吉利旗下的银河星愿,一个月卖了44274辆,把常年霸榜的特斯拉Model Y都给比了下去。

再往下看,五菱宏光MINIEV、小米SU7这些也都是响当当的新能源车型。

反观燃油车,只剩下了日产轩逸、大众朗逸和吉利博越L这三位老将,在榜单的后半部分苦苦支撑,场面多少显得有些落寞。

如果我们把目光再聚焦到轿车、SUV和MPV这三个大家最关心的细分市场,会发现里面的故事更加精彩,也更能说明问题。

先来看看轿车市场。

从表面上看,前十名里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各占五席,好像是打了个平手。

但只要你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状态。

排在榜单最前列的,是吉利银河星愿和五菱宏光MINIEV,这两款车都是主打经济实惠和日常代步的新能源小车。

它们用极低的用车成本和不错的实用性,几乎把过去十万元以下的燃油车市场给彻底颠覆了。

紧随其后的,像小米SU7、比亚迪海鸥和秦PLUS,月销量也都超过了两万辆,势头非常强劲。

特别是小米SU7,作为榜单里唯一一款起售价超过二十万的车型,它的成功意义重大。

这说明我们中国的汽车品牌,不光能在低价位市场靠性价比取胜,也开始有能力在更高端的市场,用技术和品牌力去吸引消费者。

再回过头来看看燃油车那边的五位选手,轩逸、朗逸、凯美瑞、速腾、迈腾,这些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经典车型了。

但它们现在还能留在榜单上,靠的已经不是当年的品牌号召力,而是实实在在的“大放血”。

7月销量榜出炉,小米SU7杀入前五,燃油车仅剩三席-有驾

现在去店里问一问,这些车型普遍都有三万元以上的现金优惠,这已经不是正常的市场竞争了,而是在用利润换取市场份额,守住自己最后的阵地。

所以说,轿车市场的“五五开”其实是一个假象,一边是充满活力、不断向上突破的新能源军团,另一边是靠着降价勉力维持的燃油老兵,未来的走向已经不言而喻。

接着我们再把视线转向SUV市场,这里的情况就更有意思了。

乍一看,燃油车似乎在这里找回了一些颜面,前十名里占据了七个席位,好像基本盘还很稳固。

但是,关键要看是谁在领跑,以及卖的是什么价位的车。

排在榜单第一和第二位的,分别是特斯拉Model Y和问界M8,这两款都是售价不菲的高端新能源SUV。

榜单里总共就三款新能源SUV,它们的起售价都在二十万以上。

而那七款上榜的燃油SUV,绝大多数都是集中在十到十五万这个价位区间的经济型产品。

这就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市场变化:在SUV领域,燃油车虽然在销量数量上还占优势,但守住的更多是中低端的“走量”市场。

而真正代表着品牌价值和利润空间的二十万以上的高端阵地,正在被新能源车迅速占领。

这就好比一场商业战争,燃油车虽然守着广阔的平原,但新能源车已经成功占领了能俯瞰全局的战略高地。

消费者用自己的钱包做出了选择,当他们的预算更充足,想要购买一台体验更好、技术更先进、更有面子的SUV时,他们的目光已经越来越多地从传统的德系、日系豪华品牌,转向了特斯拉、问界这样的新能源品牌。

最后,我们来看看MPV市场。

7月销量榜出炉,小米SU7杀入前五,燃油车仅剩三席-有驾

这块市场一直被认为是新能源最难攻克的堡垒,因为无论是家庭出游还是商务接待,MPV用户对续航里程的要求都非常高,过去大家普遍认为这是燃油车的天下。

然而,七月份的榜单却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虽然榜首依然是燃油车丰田赛那,但在前十名里,新能源MPV竟然占据了六个席位,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这说明,即便是最在意续航的MPV用户,也开始张开双臂拥抱新能源了。

他们是被什么说服的呢?

答案就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HEV。

除了理想MEGA是纯电动,其他几款上榜的新能源MPV,比如腾势D9、传祺M8 PHEV等,全都是插电混动车型。

这种技术可以说是完美解决了MPV用户的核心痛点。

在城市里上下班、接送孩子,可以完全用电,既安静又省钱,享受电动车带来的平顺驾驶感受;到了节假日要带全家出远门,或者需要长途商务旅行,发动机就会介入工作,加油就行,完全没有里程焦虑。

这种“可油可电”的灵活方案,提供了一种比纯燃油车更经济、比纯电动车更方便的解决方案,自然会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

总的来看,这份七月份的销量榜单,不仅仅是一堆数字的排列组合,它更像是一份详细的市场调研报告,清晰地告诉我们,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的重塑。

54%的渗透率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意味着新能源车已经从一个“小众选择”变成了“大众主流”。

在入门代步市场,新能源小车凭借无与伦比的成本优势已经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在中高端市场,以特斯拉和我们中国的一众新势力品牌为代表,正在用技术创新和更好的用户体验,建立起新的品牌护城河。

而传统燃油车,在政策、体验和成本的多重压力下,仅存的阵地也在不断被压缩,未来的日子恐怕会越来越艰难。

我们正在亲眼见证一个时代的交替,而这个过程,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快、更彻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