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中国的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车这块,那叫一个热闹,各种降价、促销的消息满天飞,感觉各家车企都在为了多卖几辆车拼尽了全力。
可就在这个当口,零跑汽车的创始人朱江明却干了一件让很多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事:他联合公司的其他几位高管,自掏腰包,前前后后花了大概8.5亿港币,大量买进自己公司的股票。
这事儿就挺有意思了,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回笼资金,他怎么反过来把自己的真金白银往里砸呢?
这里面到底有啥门道,是咱们普通人没看明白的?
这笔巨款投下去,背后支撑他信心的,又究竟是什么?
要弄明白这件事,光看这8.5亿是不够的。
我们得把时间往前稍微倒一倒,看看零跑汽车最近还干了些什么。
其实,朱江明这次大手笔增持,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动作,而是和他公司近期另外两件大事紧密相连的。
一件是零跑发布了一个全新的、非常高端的造车技术平台,叫D平台,还顺带亮相了一款基于这个平台打造的大型SUV,叫D19。
另一件是,就在不久前,零跑汽车的总产量正式突破了100万台大关,而且从50万台到100万台,他们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把这三件事——技术升级、产量破百万、创始人增持——放在一起看,零跑汽车想干什么,未来的路要怎么走,就清晰多了。
咱们先说说最实在的,也就是朱江明敢于拿出这么多钱的底气来源。
做生意嘛,归根结底要看业绩。
如果一家公司不赚钱,车也卖不出去,那老板再怎么说看好未来,听起来都像是空话。
但零跑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它的业绩非常扎实。
从销量上看,进入2025年以来,零跑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抢眼。
从3月份开始,它已经连续七个月拿下了国内造车新势力销量排行榜的冠军。
特别是在9月份,一个月就交付了超过6万辆车,这个数字不仅是零跑自己的新高,也创造了所有新势力品牌单月交付的新纪录。
今年前九个月加起来,零跑总共卖了将近40万台车,在同行里遥遥领先。
车卖得好,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规模上去了。
这就好比一个工厂,原来一天生产100件衣服,现在一天能生产1万件,那平摊到每件衣服上的厂房租金、机器损耗、管理人员工资等固定成本就大大降低了,采购布料和纽扣的价格也能谈得更低。
汽车也是一个道理,产量越大,成本控制就越有优势。
成本降下来,利润自然就有了空间。
就在今年8月份,零跑公布了上半年的财务报告,一个关键信息是,公司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半年度的净利润转正。
这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都是个大新闻,因为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新势力车企还处在“烧钱换市场”的阶段,能真正实现盈利的凤毛麟角。
零跑能做到这一点,说明它那套“自己研发核心技术,然后通过大规模生产来摊薄成本”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了。
所以,朱江明在这个时间点投入8.5亿,并不是一时冲动。
他看到的是公司强劲的销量增长,是实实在在的利润,是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
在他眼里,公司的真实价值被市场低估了,现在买入自家股票,既是对公司未来发展投下的信任票,也是向所有投资者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基本面非常好,大家要有信心。
当然,光靠卖车卖得好,还不足以支撑一个品牌的长远发展。
尤其是在竞争这么激烈的市场里,消费者越来越懂车,光有性价比是不够的,大家还想要更先进的技术、更豪华的体验。
零跑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推出了全新的D平台和旗舰车型D19。
这背后,是零跑一直以来坚持的一条最难走、但也最稳固的路——全域自研。
这个词听起来有点专业,说白了,就是造一辆智能电动车最核心、最关键的那些东西,比如电池、电机、电控系统,还有车里的智能大屏、语音助手以及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等等,零跑不靠从外面买,而是坚持自己组团队、花钱花时间去研发。
早期这么做非常辛苦,投入大,见效慢,一度让很多人觉得零跑“太固执”、“不懂变通”。
但现在回头看,这种坚持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因为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来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二来不受制于人,不用担心供应商突然断供或者涨价,三来可以根据市场和用户的反馈,快速地对技术进行升级和优化。
这次发布的D平台,可以说是零跑多年来自主研发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它代表了零跑目前最高的造车水平,目标就是向更高级别的市场发起冲击。
而那款叫D19的全尺寸SUV,无论是从空间大小、内饰设计还是智能配置来看,都是冲着那些传统豪华品牌去的。
这一步棋,不仅让零跑的技术实力得到了验证,也让它的产品线变得更加完整,不再仅仅局限于中低端市场,而是有了向上突破的资本和底气。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朱江明这个人。
他本身就是技术工程师出身,这决定了他和很多擅长资本运作和市场营销的创始人不同,他更相信实实在在的技术和产品。
他信奉的是“长期主义”,不追求一时的风口和热度,而是愿意为了一个长远的目标,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
过去几年,零跑坚持全域自研,这条路虽然走得慢,但每一步都走得很稳。
现在,当销量、利润和技术成果都开始兑现的时候,这一切都证明了他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因此,这次他用自己的钱来增持公司股份,可以说是他个人风格的又一次体现。
这是一种非常务实且有力的表态,他用自己的身家来为公司的未来背书,告诉所有人,他对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抱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总的来看,零跑汽车最近的这一系列动作,其实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组合拳。
坚持多年的技术研发,现在开花结果,催生了强大的产品力;强大的产品力带来了销量的持续爆发和盈利能力的实现;而稳健的业绩表现,又给了创始人本人和资本市场巨大的信心。
这套“技术-销量-盈利-信心”的正向循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最坚固的护城河。
对于零跑来说,这既是对过去努力的总结,也为它在未来竞争更激烈的市场中,奠定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出发位置。
而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和观察者来说,零跑的这个案例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在眼花缭乱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那些愿意静下心来钻研技术、坚持长期价值的企业,或许才能真正笑到最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