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这种犄角旮旯的市场报告,什么匈牙利八月份汽车销量,我第一反应都是,这玩意儿有什么好看的?铃木又干回了第一,丰田又掉到了第二,一群老头乐级别的车在那儿菜鸡互啄。但你仔细一看,诶,事情就变得魔幻起来了。坏了,菜了,欧洲车市的“道诡异仙”剧本,可能就要从匈牙利这种你平时根本不会注意的地方开始上演了。
这报告里最扎眼的是什么?不是铃木重回榜首,也不是BBA还在那儿假装体面,而是名爵,MG,销量同比狂增388.9%。什么叫388.9%?这不是增长,这是细胞分裂。这是修仙小说里主角掉下悬崖捡到秘籍,一夜之间从炼气期直接干到金丹大圆满。欧洲那帮百年车企看了这个数字,心态估计直接就爆了,三体人看了都得从飞船上气活过来,直呼你们地球人太会整活了。
我们必须理解一个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现在的汽车市场,尤其是在欧洲这种老钱扎堆的地方,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这不是你多做一个菜,我多开一瓶酒的存量竞争,这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中国车企在欧洲的玩法,根本不是要跟你分蛋糕,人家是直接冲进厨房,把你的面粉、你的烤箱、你的厨子全都打包带走,最后还要把你餐厅的桌子给掀了,让你连蜡烛都没得吹。他们就是那个在赌桌上玩梭哈的疯子,上来就说“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你看,铃木和丰田还在那儿为了一两个点的市场份额打得有来有回,像两个老大爷下棋,你吃我一个“马”,我拱你一个“兵”。另一边,名爵这种“新势力”直接开着高达就进场了,一脚一个。这已经不是一个维度的战争了。欧洲老牌车企还在纠结什么历史底蕴,什么品牌传承,什么驾驶乐趣。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的驾驶乐趣就是上班不迟到,下班能找到停车位。你跟我谈什么纽北圈速?我连家门口的菜市场都开不进去。
中国车企就悟了这个道理。他们不跟你谈玄学,他们跟你谈现实。他们把一辆车,变成了一个“压缩毛巾”。你看它那么小一个,价格便宜得像个玩笑,结果你一拿回家,配置给你拉满,屏幕比你家电视还大,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全都有。就问你怕不怕?传统车企的逻辑是“我这个标值十万,所以你得加钱”。中国车企的逻辑是“我先把所有东西都给你,让你觉得不买就是亏了一个亿”。
这就是典型的反技术崇拜。我们总觉得自动驾驶的未来在特斯拉,在硅谷的实验室里。错了,大错特错。自动驾驶的终极形态,永远取决于中国马路上那些不讲道理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激光雷达再牛逼也没用。同理,一个汽车品牌在欧洲能不能活下去,不取决于它在德国高速上能跑多快,而取决于它在匈牙â利这种市场,能不能用一个离谱的价格,干翻那些还在靠品牌光环吃饭的“老神仙”。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品牌玄学的存在。你看奔驰宝马,销量虽然不如前面那几位,但人家稳得一批。为啥?因为买这些车的人,已经进入了另一个精神层面。他们买的不是交通工具,是一种信仰,一种“我是谁”的身份确认。你跟他谈性价比,他跟你谈三叉星徽的历史。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所以中国车企掀桌子,掀的主要是大众、丰田这种走量品牌的桌子。对于奔驰这种“宗教”,暂时还只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说回匈牙利。为什么是匈牙利?因为这地方就是中国车企插在欧洲心脏的一把尖刀。比亚迪在这儿建厂,宁德时代也在这儿建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出口贸易了,这是“闪电战”的滩头阵地。以前我们是把车从中国运过去卖,现在是直接在你家门口开流水线,本地化生产,规避关税,直接对你进行降维打击。这哪是建厂,这分明是建了个“任意门”,随时准备把国内卷到飞起的模式“哗”一下就复制到欧洲去。
所以,别小看这份匈牙利销量报告。它就像是台风来临前,海边一只飞起来的塑料袋。大多数人看不懂,觉得无所谓。但真正懂行的人已经开始回家收衣服了。铃木和丰田的缠斗,是旧时代的最后挽歌。而名爵和比亚迪的悄然崛起,则是新时代的一声惊雷。这个过程可能有点混乱,有点不体面,甚至有点暴躁。但是没办法,商业就是这样。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未来会怎么样?我不知道。也许欧洲车企会一夜之间“开窍了”、“悟了”,开始放下身段跟我们卷;也许他们会继续抱着自己的“金钟罩铁布衫”,然后被时代无情碾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匈牙利的比亚迪工厂开始全力运转时,整个欧洲市场的物种多样性,都会迎来一次大爆发。就为了这,也得给这帮整活的车企喊一句666。毕竟,最好的防守就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大家都没得吃,也就没有竞争了,不是吗?这才是商业竞争的终极奥义。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