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9.9万元起,德系中型SUV,搭1.4T+爱信6AT,捷达VS8将发售
9.9万元。能买到什么?一辆合资中型SUV——捷达VS8。不是低配乞丐版。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型SUV。轴距2731毫米。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不挤。后备厢装下全家行李绰绰有余。
这价格。十年前敢想吗?不敢。那时候十万元。只能看入门级小型SUV。还是国产的。现在呢?市场变了。竞争卷了。消费者成了最大赢家。
MQB EVO平台。听到这名字就该明白它的出身。大众集团的技术底子。不是简单贴牌。也不是逆向研发。是实打实的德系血统。虽然挂着捷达标。但骨子里流着大众的“血”。
前脸设计。玩的是无边界格栅。贯穿式灯带。连着两侧大灯。拉宽了视觉宽度。车标还能发光。夜晚辨识度极高。像一双眼睛。盯着前方。冷静。又犀利。
悬浮车顶。黑化处理的ABC柱。让车身显得更轻盈。双色刀锋轮毂。运动感拿捏得刚好。尾部厚重。Y字形尾灯。点亮后层次分明。不浮夸。也不沉闷。
坐进车内。第一感觉:简洁。双拼配色。缝线工艺。质感在线。没有廉价塑料味。电子怀挡。省出空间。中控台做成上下双层储物区。手机无线充电面板。随手一放就行。
高通骁龙8155芯片。车机反应快。语音识别准。说“打开空调”。几乎无延迟。车联网、手机互联、OTA升级……该有的都有。科技感。不输新势力。
空间。是它的强项。身高1.78米的乘客。坐进后排。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多。头顶也不顶。地台凸起?确实有点高。但同级别里不算最差。
后备厢容积够大。日常家用完全没问题。自驾游?婴儿车、帐篷、行李箱。全塞进去。还能关上盖。
动力系统。1.4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10千瓦。扭矩250牛米。匹配爱信6AT变速箱。这套组合熟悉吗?大众用过。很多品牌在用。成熟。稳定。可靠。
有人问:小马拉大车?
真的吗?
城市通勤。够用。红绿灯起步。不拖沓。高速超车。降挡提速。有底气。跑长途?稳。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滤震到位。细碎颠簸。基本隔绝。
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不是摆设。弯道支撑性不错。侧倾控制得当。操控谈不上多么灵动。但比同价位多数车型扎实。
9.9万起。买的是什么?
是一辆合资SUV。
是德系平台。
是爱信6AT。
是宽敞空间。
是可靠三大件。
值不值?
看你怎么想。
如果你追求极致动力。想要V6声浪。那它不适合你。
但如果你是普通家庭用户。需要一辆省心、耐用、空间大的车。每天接送孩子。周末郊外走走。偶尔跑个长途。
那么。捷达VS8。是个务实的选择。
它不炫技。不堆配置博眼球。不搞花哨的智能座舱。它就像一个老实人。把基础功做扎实。把可靠性放在第一位。
在这个智能化狂飙的时代。反而显得珍贵。
多少新车。噱头十足。激光雷达。城市NOA。AR-HUD。可交付半年后。车机卡顿。系统崩溃。维修排队。
而捷达VS8。没那么多花哨。但它开五年。故障率低。保养便宜。保值率尚可。
你说它保守?
也许吧。
但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保守。意味着安心。
预售价格9.9万-11.4万元。三款车型。配置差异不大。主销应该是中配。性价比最高。
上市时间。9月5日。已经过去。现在提车?可能要等。产能爬坡期。别急。
有没有短板?
当然有。
内饰塑料感仍有提升空间。
车机UI设计略显传统。
主动安全配置不多。
没有四驱版本。
可当你站在4S店。看着实车。摸着门板。试坐后排。再想想那个价格。
你会觉得。这些缺点。可以接受。
毕竟。它不是卖情怀。也不是割韭菜。而是用真本事。抢市场。
捷达。从大众的一个车型。变成独立品牌。一路走来。靠的就是性价比和口碑。
VS7火过一阵。VS5也卖得不错。现在VS8来了。定位更高一点。价格却压得很低。
这是要掀起新一轮价格战?
恐怕是。
其他合资品牌。日系、美系、韩系。压力不小。
十几万的SUV市场。本就厮杀激烈。
现在又来一个“价格屠夫”。
消费者乐见其成。
车企只能硬着头皮跟。
技术下放。成本优化。供应链整合。
谁能更快适应。谁就能活下去。
捷达VS8。像一把刀。
插进了合资SUV的价格软肋。
不血腥。但精准。
它告诉我们:
好车。不一定贵。
便宜。也能有品质。
未来。会不会有更多“9.9万的合资中型SUV”出现?
很有可能。
新能源在卷。燃油车也不能躺平。
市场永远奖励那些真正为用户考虑的品牌。
所以。别再说国产车不行了。
也别迷信“洋品牌”光环。
看产品力。看诚意。看长期使用成本。
捷达VS8。未必完美。
但它足够真诚。
下次更新。我们聊聊它的实际油耗表现。
真实车主反馈。
以及。三年后的保值率走势。
值得期待。
不是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