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2日消息,通用汽车(GM)正密令其数千家全球供应商,逐步剔除中国零部件和原材料,该消息引发外界的广泛热议。
据多位不具名知情人士透露,通用汽车(GM)日前已经发布明确指令,要求北美产车型的供应链彻底“去中国化”,覆盖从电池芯到基础螺丝钉的全谱系。对此,通用汽车(GM)高层对该计划设置了明确的时间线,即2027年之前完成这项宏大任务。
事实上,据知情人士称,通用汽车(GM)此次计划并非空谈,而是早在2024年底,指令就已下达,今年春季美中贸易摩擦白热化后,行动加速至“不可逆转”。换句话说,通用汽车(GM)的终极目标是将供应链完全撤出中国,加速去中国化进程。有分析人士指出,通用汽车此举旨在筑牢供应链“抗风险堡垒”,但其深层逻辑直指地缘政治:美国对华贸易壁垒加码,叠加俄乌冲突和中东乱局,汽车业正从“全球化低成本梦”惊醒。通用汽车北美工厂年产超400万辆车,中国零部件占比高达25%-30%,如今这一“命门”正被铁腕切断。一场从“中国代工天堂”到“美国本土堡垒”的供应链革命,正镜像出全球汽车业在美中博弈下的“寒冬突围”,汽车巨头的“本土回潮”,或许预示着传统汽车产业格局正面临世纪性重塑。
2025年以来,美国对华汽车零部件关税持续上升,这是导致通用汽车脱钩断裂的根本动力。实际上,通用汽车最为看重汽车生产和供应链位置,即优先考虑将整车生产与供应商放置在同一区域,以确保供应链稳定和安全。为此,通用汽车与美国MP Materials合作,开采内华达锂矿,年供电池级锂1万吨;2025年9月,通用汽车与德州稀土厂签3年合同,覆盖电动机磁铁全链。
此外,《通胀削减法案》(IRA)提供7500美元/辆电动车补贴,前提是电池材料“非中国来源”,通用汽车借此获超10亿美元联邦资金。
值得关注的是,通用汽车此次大规模调整供应链,还涉及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家,而中国无疑是这份受限名单中汽车零部件的最大供应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