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拉蒂在华销量七连降 三叉戟光环为何消散
看到这组数据确实令人唏嘘。2017年1.45万辆的销量巅峰,到2023年仅剩四千余辆,七年跌幅超过70%。曾经在微商朋友圈刷屏的“成功标配”,如今在街头能见度越来越低。
这不是偶然。
走进任何一家玛莎拉蒂4S店,你都能感受到那种微妙的落差。销售顾问依然保持着意式优雅,但展厅里的人气早已不如从前。有位销售私下坦言:“现在一个月能卖出五台就算不错了。”
产品力不足是硬伤。百万级价位,十万级内饰——这句车友圈的调侃并非空穴来风。当保时捷把每一代Panamera都打造成科技座舱,当BBA不断升级人机交互,玛莎拉蒂的那套内饰设计仿佛停留在十年前。
质量问题更是致命伤。车窗漏风、异响不断、电子系统故障……在各大汽车论坛,关于玛莎拉蒂品控的吐槽从未停止。有车主苦笑:“买玛莎拉蒂就像拆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出现的是什么问题。”
更关键的是,玛莎拉蒂在电动化转型上明显慢了半拍。当保时捷Taycan已经在高端电动车市场站稳脚跟,当宝马i7开始重新定义电动豪华,玛莎拉蒂才刚推出首款纯电车型。在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这已经落后了整整一个时代。
品牌形象也在悄然变化。从“微商专用车”到“网红标配”,玛莎拉蒂在社交媒体上的标签越来越偏离豪华本质。有业内人士分析:“当一個豪华品牌成为某种特定群体的符号,它就很难再吸引真正的精英阶层。”
不过,玛莎拉蒂并非没有机会。
去年推出的全新GranTurismo纯电版,让我们看到了改变的迹象。更精致的内饰工艺,更智能的车机系统,以及保留标志性声浪的电动解决方案——这或许是个好的开始。
但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中国市场重新站稳脚跟,玛莎拉蒂需要做的远不止这些。重塑品牌形象、提升产品力、完善服务体系,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彻底革新。
毕竟,今天的中国消费者比任何时候都更懂车,也更挑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