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要硬刚比亚迪,称3万美元电动皮卡成本持平!电池成本降40%,美国初创公司试图破局中国垄断!

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正迎来“政策退潮”后的大考, 联邦税收抵免取消让成本优势成为竞争关键,而车企与初创公司的一系列动作,正悄然改写全球产业格局。

福特近期抛出的 “成本平权” 宣言引发行业震动。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在 CNBC 节目中透露,路易斯维尔新投产的通用电动平台,能让车型成本与比亚迪墨西哥工厂持平,这正是其 2027 年推出 3 万美元电动皮卡的底气。

福特要硬刚比亚迪,称3万美元电动皮卡成本持平!电池成本降40%,美国初创公司试图破局中国垄断!-有驾

要知道,比亚迪在海外建厂成本并不低,其墨西哥工厂预计投资 6 亿美元,与巴西工厂成本相当,而福特仍能实现成本对标,核心在于平台化整合减少了 20% 的零部件冗余。

法利坦言,美国车企 20%-30% 的进口零部件依赖度一直是成本软肋,而中国车企曾凭借 5000-6000 美元的综合成本优势抢占市场,如今正是追赶的窗口。

特斯拉第三季度的销量数据看似亮眼,实则暗藏隐忧。据中国财富网报道,其全球交付量达 49.7 万辆,中国市场销量近 17 万辆,环比增长 31%,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消费者赶在税收抵免取消前下单。

福特要硬刚比亚迪,称3万美元电动皮卡成本持平!电池成本降40%,美国初创公司试图破局中国垄断!-有驾

路透社指出,欧洲市场因车型老化和品牌争议表现疲软,且美国市场需求只是 “提前释放”,第四季度销量或下滑。更关键的是,特斯拉缺乏混动车型缓冲,与福特、通用的战略灵活性形成鲜明对比,其美股股价在数据公布后仅微涨 1.2%,反映出市场的谨慎态度。

真正的突破可能来自电池领域。美国初创公司 Electroflow 宣称,其技术能将磷酸铁锂电池材料成本降至每吨 2500 美元,较中国当前成本低 40%。

其核心秘诀是把锂提炼从十步缩减到三步:用特殊电池单元从盐卤水吸放锂离子,直接生成碳酸锂,整套年产 100 吨材料的设备仅需集装箱大小,且年耗电量堪比美国家庭。这恰逢其时,2025 年全球磷酸铁锂电池材料成本本就预计降至每 kWh391 元,新技术若落地,将进一步撕开成本缺口。

福特要硬刚比亚迪,称3万美元电动皮卡成本持平!电池成本降40%,美国初创公司试图破局中国垄断!-有驾

国际能源署预测,美国电动汽车销量 2025 年增幅或收窄至 10%,成本战已不可避免。福特的平台化、Electroflow 的技术突破,本质是美国产业应对中国竞争的自救。而比亚迪也在加速海外布局,其匈牙利工厂已启动扩建,年产能达 1250 辆电动商用车。

值得关注的是,混合动力车正成为过渡期的 “香饽饽”。福特、通用纷纷转向混动技术,既规避纯电亏损风险,又能消化本土电池产能。当政策红利退去,是技术创新还是路线妥协能赢得市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