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10 EM-P上市,配置全系拉满,智能和续航细节有待验证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车圈翻天覆地,各种新车发布如排山倒海,尤其新能源和插混那块,谁不出来放个大招都不好意思说是“造车新势力”。这不,领克10 EM-P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砸了进来,把市场瞬间搅得热闹起来。可问题来了,堆料堆得这么猛,这车到底只是在“秀肌肉”,还是说真有可能改变游戏规则?我觉得这事儿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咱们先设想一个问题:如果现在有一款车,外观挺唬人、动力也猛、配置一大堆、智能化疯狂塞,还能纯电上下班、油电混动能自驾游,最重要价格还放在二十来万左右,你会不会心动?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真的假的?不都是说得好听,实际开起来就那样?”说实话,市面上各种号称“标杆”的新车,真正在用户那儿不是被智能拖了后腿,就是被续航打了脸。

可领克10 EM-P好像有点较劲的意思,上来就把配置标杆全系拉满,四驱、激光雷达、英伟达Thor芯片,能上的全上,有点把高配用白菜价下沉的劲头。这背后到底啥逻辑?我慢慢说道说道。

首先,外观。没啥废话,就是让你一眼觉得够运动,够骚气。前脸还像领克老传统那样带点狠劲,车身溜背,小GT范儿,大轮毂无框门,走路带风属性拉满。说白了,和味同嚼蜡的中年油腻车造型彻底告别,年轻有张力,回头率绝对不低。有人说,这玩意儿不就是堆些时髦元素?也没错,可看看市场,有几个能做到协调又帅、价格还不离谱的?这就是门功夫。

车内又咋样?10 EM-P不是玩花活那种全屏失控操作,而是把常用的物理按键、HUD抬头显示、大竖屏全给配齐了,而且用料也不寒酸,Nappa皮、按摩、通风、加热一应俱全,哈曼卡顿音响直接塞进20万级别的车里。坐进去那感觉,你没坐过奔驰E、A6L、大概率真分不出来差多少。上了车就感叹一句,这车要是三年前出来,绝对能卖脱销,可惜现在国产新势力各个都“军备竞赛”,消费者胃口也被养刁了。

重点咱就得说说智能化。说实话,这两年车企吹的智能横飞,但最后实际能用的功能就那么几样。10 EM-P把激光雷达、顶级芯片、十几个传感器直接给你全塞了,说是能搞定城市NOA,连续避障什么的,理论上看到的全景、数据量给得挺够。可问题在于,这东西到底是不是“有等于能用”?就我看,硬件是底子,但智能驾驶想要真好用,最要命的是软件团队是不是够给力,地图数据是不是常年不停更新。要是硬件堆一堆,结果软件烂尾,功能处处“敬请期待”,那不就成了“半成品show”?你让消费者买账,难免会打个折扣。

再聊聊最实在的那块——动力和续航。现在谁买插混不都卡着一条铁律?纯电续航越多越好,混动要能跑还得给劲,谁都拿小电池、弱鸡电机忽悠那一套早就不灵了。10 EM-P直接把38度多的大电池塞进去,官方纯电240公里(CLTC),电机最大扭矩七百多牛米,看着参数是相当“豪横”,说什么日常基本零油耗,想飙也有劲。理论上,就算开着上下班,市区通勤一周电都够用,没电了插会儿墙上,摘下充电枪喝杯咖啡回头就好。长途跑电没了,还有发动机跟得上,真混动,不是那些虚有其表的“油改电”套路车。

不过我觉得很多人心里还是藏着一句话——“数据那么好看,实际开行吗?”市面上类似的车多了,有的标称200多公里,其实跑出头天安门广场就开电机报修了。这方面,我觉得领克确实很懂用户心理,宣传归宣传,但到底用户体验怎么,得等首批车主真金白银上车后过这个冬天、走两趟远路再说。毕竟纯电模式往死里卷,不如把实际体验拉出来对线。

底盘这种东西,很多人平时买车不太关心,可玩车的都知道“底盘好,才能真舒服也能开得住”。10 EM-P这个用的啥配置?前双叉臂后五连杆,部分彩用液压可变阻尼,这玩意思白话就是“既能保命过个陡坡,也能过弯不用虚汗水拼命翻”。一部车两种体验——想飙就给你动力响应,长途坐人还不累。一般人上下班、带娃老丈人坐也不丢底气,真自驾还能拼一把,不怕你作死就怕你不敢用。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人脑子里问:“这车合下来是不是太能打同级?”是啊,撇开豪华品牌的“漂漂标”和各种“买标送车”,扪心自问,谁在20万出头塞这么多货还敢保证全系这么玩?要知道,以前你想享受这种配置,没个二五三十万下不来,碰到同配置的日系德系,自主车得降两级才能比。所以说,配置卷到这个程度,国产车真正让老百姓得了实惠。

问题也不是没有,甚至说未来还可能有大坑。第一,出去一圈你会发现高阶智能驾驶的最大难题,永远都不是配多好硬件,而是软件别掉链子。地图跟不上、OTA更新半天没有、功能一出毛病就是“尚在开发”,那整个驾驶体验只会让人觉得“你掏的钱都被浪费了”。大家都说智能,最后考的是谁的后台服务和程序员团队拼“肝”。要是光第一批好评,后来更新慢得像蜗牛,早晚被用户抱怨到顶流。

第二,CLTC这种续航标准,咱都明白是理想情况下“电池奶奶开”出来的。你真开空调、走高架,冬天一冷,纯电续航缩水是正常事。宣传的240公里,用户要心里有数,实际能用到多少还看你怎么开。最怕的就是宣传时高大上,买回家一试——电还没用完自己先被割了韭菜。

再一说长期问题。领克这回“梭哈式堆料、杀价格”,对市场冲击很猛,消费者肯定乐见其成。可这批“超高硬件、成本压到底”的车,开五年十年以后,电池、传感器、芯片要是坏了,维修和更换会不会成本高得离谱?这玩意儿还真不好说。国产车耐久性和保值率,目前普遍不及头部豪华品牌。有的用着用着,三年后贬值贬得你怀疑人生。就是你眼下买着香,五年想换车要注意下嘴。未来“保修、保养、后市场”务必看看能否跟上,否则先甜后苦的糟心事也不是没见过。

说到底,领克10 EM-P确实在配置和智能化上重新拉了一遍行业底线,“旗帜鲜明”地撕碎中大型混动轿车那点“高不可攀”的遮羞布。它给出的答案很简单:你不是喜欢配置?给你堆满!你不认纯电程短?电池加到极限!你说车得智能?硬件全家桶拿去玩!“你行你上啊”——这是对同行,也是对那些“标杆即高价”的陈旧逻辑一巴掌。

可市场从来不是谁先撒钱谁赢。10 EM-P最终能不能做成真正的“国民新标杆”,就看后续的软件服务、保有体验和口碑是不是都跟得上。这一仗最终的分数,不在首发销量,而在每一个下班接娃、假日长途、堵在高架、风雪高速的真实用户脸上挂得出的满意度和抱怨数。所有靠“极致配置”堆起来的优势,都必须用日常生活的细水长流来验证。等下一波车主出来吆喝时,才知道这招“下探堆料打性价比”的路子,是不是百试百灵,还是昙花一现。

最后想问大家,有多少人是真的需要“配置爆炸、动力超纲、智能轰顶、价格杀穿”这样的车?甚至再想一步,你买车到底图啥?是为了“拥有全套餐”,还是图的实用实在、省心好养?市场会给出答案,但无论如何,10 EM-P已经在那一套“价格决定配置”的桌面游戏上,砸下了一颗足够精彩的骰子。未来,这种做法是引来更多人下注,还是让人们买单以后冷静下来?我想,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

领克10 EM-P上市,配置全系拉满,智能和续航细节有待验证-有驾
领克10 EM-P上市,配置全系拉满,智能和续航细节有待验证-有驾
领克10 EM-P上市,配置全系拉满,智能和续航细节有待验证-有驾
领克10 EM-P上市,配置全系拉满,智能和续航细节有待验证-有驾
领克10 EM-P上市,配置全系拉满,智能和续航细节有待验证-有驾
领克10 EM-P上市,配置全系拉满,智能和续航细节有待验证-有驾
领克10 EM-P上市,配置全系拉满,智能和续航细节有待验证-有驾
领克10 EM-P上市,配置全系拉满,智能和续航细节有待验证-有驾
领克10 EM-P上市,配置全系拉满,智能和续航细节有待验证-有驾
领克10 EM-P上市,配置全系拉满,智能和续航细节有待验证-有驾
领克10 EM-P上市,配置全系拉满,智能和续航细节有待验证-有驾
领克10 EM-P上市,配置全系拉满,智能和续航细节有待验证-有驾
领克10 EM-P上市,配置全系拉满,智能和续航细节有待验证-有驾
领克10 EM-P上市,配置全系拉满,智能和续航细节有待验证-有驾
领克10 EM-P上市,配置全系拉满,智能和续航细节有待验证-有驾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