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止于法 光明驱黑暗 理想汽车维权之路

#国庆反向旅行攻略#

谣言止于法 光明驱黑暗 理想汽车维权之路

车轮滚滚。舆论场从未平静。尤其是当“流量”成为硬通货。有人开始铤而走险。理想汽车。再次成为靶心。

近日。理想汽车法务部公布最新战果。IP地址位于内蒙古的某网络账号。因散布关于未上市车型“理想i6”的虚假信息。其背后控制的MCN机构遭到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这并非孤例。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攻击。该机构为吸引流量。通过收购多个账号。编造虚假售后争议。捏造电池供应和合同条款谣言。企图在车型上市前。扼杀其于襁褓之中。

理想汽车的反应。快如闪电。信息发布当日。即向警方报案。这已是常态。而非偶然。

看看这些案例吧。触目惊心。2024年12月。被告人王某为博人眼球。编造“MEGA车内摄像头拍摄色情图片”的谣言。在近20个微信群散布。该虚假信息引发近千万人次浏览。对理想汽车造成重大损失。最终。王某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这是法律的威严。也是维权的决心。

再看今年9月。自媒体账号“25度考场”发布所谓评测视频。通过隐瞒不当操作、剪裁测试过程。恶意贬损理想i8性能。同样在9月。法院终审判决认定。张某某在理想MEGA发布前一天。恶意发布歪曲事实、刻意丑化的内容。其与所属MCN机构构成共同侵权。需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这些。不过是冰山一角。

谣言止于法 光明驱黑暗 理想汽车维权之路-有驾

“产品未上。差评先行”。已成行业毒瘤。这不仅针对理想。岚图汽车CEO卢放坦言。新车上市前。常遭遇网络“黑公关”罔顾事实。通过虚假用户体验、编造抹黑产品质量等手段进行诋毁攻击。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更直言。过去三年。深蓝无数次遭受“黑公关”有组织有预谋的攻击。蔚来汽车的统计则显示。各种造谣信息平均一月超1.5万条。据估算给企业销售额造成巨大损失。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是商业竞争的阴暗面。

为何车企纷纷重拳出击?因为代价。太沉重。品牌声誉受损。消费者信任度下降。销售转化率直接影响。企业被迫增加营销成本与公关压力。这不再是简单的口水战。而是关乎生存的底线保卫。

谣言止于法 光明驱黑暗 理想汽车维权之路-有驾

于是。我们看到车企法务部纷纷“上岗营业”。从特斯拉。到蔚来、小鹏、理想、零跑。法律。成为最锋利的武器。2023年7月。比亚迪法务部首条微博便剑指长期发布不实信息的“龙猪-集车”。正式起诉并索赔500万元。几乎同时。长城汽车也宣布对六个涉嫌严重侵权的账号提起诉讼。分别索赔200万至500万元。这不仅是维权。更是宣言。宣告黑暗手段。此路不通。

行业也在觉醒。2023年3月。14家车企联合发起“关于抵制汽车行业网络水军的联合倡议”。国家监管层面。《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对制作发布谣言等造成恶劣影响的“自媒体”。一律予以关闭。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更是联合整治汽车行业网络乱象。光明。正在汇聚力量。

谣言止于法 光明驱黑暗 理想汽车维权之路-有驾

但我们必须思考。边界在哪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法律专家武峰指出。消费者或媒体的监督权是天然的。但必须在合法框架内。不能采取虚构事实、刻意抹黑等非法手段。这至关重要。健康的批评与恶意的诋毁。界限分明。企业维权。绝非打压正常反馈。而是对逾越法律红线行为的反击。是为了维护一个清朗的竞争环境。最终受益的。是每一位消费者。

回到理想i6事件。公安机关的处罚决定。是一个清晰的信号。它告诉所有人:网络非法外之地。流量至上的扭曲价值观。必须被纠正。李想曾说:“虽然身处黑暗。但是我仍然选择光明。如果我选择向黑暗妥协。甚至加入黑暗。那么我和身边的人就会变成我们讨厌的样子。”这或许。是所有负责任企业的共同选择。

用光明。反击黑暗。这条路。还很漫长。但每一步。都算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