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路面油污滑倒,识别细节要注意,日常训练不能少

咱们今天来聊聊摩托车骑手最头疼的一个“隐形杀手”——路面油污。说实话,这东西和鬼差不多,看不见却能把你吓得半死。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的事故就像凭空出现?骑着骑着,前一秒还好好的,后一秒就莫名其妙“duang”一下人仰车翻。很多人以为摔倒全怪自己技术不行,真不是。有时候你摔倒,真不是你蠢,是马路太坏——油污比任何坑坑洼洼更阴险。

我也问过自己:这油污,究竟多危险?再牛的骑手,是不是也能阴沟翻船?看了下数据,油污引发的滑倒,在所有湿滑路面事故里能占快一半。而这种事,最常见的地方,不是乡间土路,而是你以为该最安全的——红绿灯路口、学校门口、弯道、桥下。为啥?因为哪个卡车不漏点油、哪个餐饮店不倒点酱。再碰上下雨、大雾、冷早晨,整个路面简直变成溜冰场,油加水搞出1+1>2的杀伤力。

那作为一个普通骑手,到底怎么办?别指望城管、环卫天天擦地;你只能靠自己。如何识别、怎么避开、真撞上了如何应对、平时又该怎么准备?这就得一条一条掰开揉碎说说。

首先,油污不是凭空来的,往往有前兆。你敢说平时骑车时不用眼睛扫路?但你到底扫不扫得出端倪?比如说,路边出现彩虹色、局部像洒水一样特别亮的湿痕、轮胎印子发黑、其他车鬼鬼祟祟绕着某个点走,有没有察觉?再过分点,都能闻到柴油味、机油味、油烟味,有时候风一吹,鼻子比眼睛还灵。你住家楼下要是有修车铺、餐饮街、加油站、长坡货车道,你真的得把那路当危险区。你说,凭运气还是靠预判?有经验的人都知道,50米外发现,和到了油污面前才警觉,结局完全两样。

那怎么稳妥应付?自我总结,油污面前咱得用“三维思维”——别傻乎乎跟着路正中骑。一防横向,一防纵向,还一防高度。怎么说的通俗点?就是离车道边远点,踩人行道那一格不要;轮胎最好走别人刚才留下的轨迹(前一辆四轮子拖过去,相比之下油跟水会被带一部分);视线别光盯近处,而是多往远处看,还能在有可能的地方尝试“站蹬”骑行,抬高身位,有时候肉眼看不到,站起来一俯身就有惊喜。你可能会觉得搞笑,但只少一次弯道滑倒你就信了:往前多看两步绝没坏处。

还有一点我得提醒,别以为会车都会让危险降低。恰恰相反,只要有人开车经过,高峰期地面的油会被传得满满当当,拐角处积得最准最大;雨天尤其夸张,油水亲密混合全趁着你最容易忽视的瞬间狙你一下。老话说“畏首畏尾走更远”,在湿滑、不确定、有油污的区域你就想想,这时脚底下100块可能有鬼,速度控制再慢都不丢人。

假如运气背到家,溜滑溜滑一下子扎进了油污区,你第一时间怎么做?踩刹车?拧油门?还是左顾右盼找路?全错!真理只有一句:啥都别动。你觉得这是装死?其实老骑士都明白,在这种时候,最怕反应过度。油污上刹车、松油门、急打方向,分分钟物理定律操控你,不是你操控物理定律。“一不刹车,二不加油,三不乱动,四不发慌。”死撑着让车保持直线,哪怕人家在路边看你像个雕塑。再猛一点的,能做站立骑行,把重心下压,用大腿夹住车座,身体略松软,人车结合一起“漂移”。记住一句话,不怕开得慢,就怕拧过头;宁可卡着油门等过了滑区,再恢复状态。

说“意外”,其实没啥真意外。真应急了,“看远不看近”,时刻思考怎么出去,不要盯着脚下那片油渍发呆。反击的机会就藏在一瞬间的本能动作里,但如果之前你从不预演,就只剩下任命由天了。

可骑士不仅要临危不乱,更要平时练出来的底气。这就涉及到日常装备和训练。全地形胎说起来高大上,其实只是增加花纹以便把水、油迅速排走。别觉得太麻烦,胎压也特别重要,太高了容易打滑,太低了增加油耗(还能磨坏轮胎),只要有钱换得起就别省。刹车片、辅助灯、胎压监测,有条件的咱就一步做足,买来不算炫耀,真正危险时候全靠它们发力。更别说平时勤快点,多洗洗轮胎和刹车,一身清爽人也安心;油污留在链条、底盘,对安全、对车损伤都是隐患。

练习同样有学问。你要是真想练,也不需要多复杂。用点植物油、洒点水,在闭合小路上摸个20圈,学着怎么走窄路、怎么半蹲压重心,失控了也别慌张。“闻味道、练灯光下油污反射”,甚至让你朋友给你搞点恶作剧——骗你走进“油田地”,摔不摔先不说,起码知道怕了,印象深刻。

防路面油污滑倒,识别细节要注意,日常训练不能少-有驾
防路面油污滑倒,识别细节要注意,日常训练不能少-有驾
防路面油污滑倒,识别细节要注意,日常训练不能少-有驾
防路面油污滑倒,识别细节要注意,日常训练不能少-有驾

还有一点太多人忽视,油污卡、对比小册子其实值得随身带——网上很多图片,学着对着看,发现规律,下次“见光识油污”,下意识就多了次选择题。你觉得扯淡?不如试试看,下雨天拿着手电照一下家门口的地面,哪儿是普通水渍,哪儿油渍一目了然。

再牛的老司机,谁敢说自己绝不会滑倒?说到底,“预判优于反应”才是活命的根本。关键在于,看得远、看得细、多想一步、操控稳,你才能平安无事到家。骑行素质不是天生牛逼,而是千百次“差点出事”后的老谋深算。三次专项练习、每次找20段新油污,强迫你练习发现和绕开,这种自虐比摔一次值太多。

其实每个骑手,不管新手老手,都像玩一场猫鼠游戏,和马路上的“油鬼”斗智斗勇。你小心它、研究它,它也拿你没辙。如果马路上每个人都学会用多感官识别油污、多方位选择路线、镇定冷静应急、注重日常保养和训练,那么,油污这东西最多蹦跶一下,终归成为你人生旅途上的一个笑谈。最终想明白这个理儿,你就明白,骑车靠的不是勇气,是敬畏。

所以,防油污,不是忍气吞声地“活该”,也不是指望天公地道弄干净,而是每个人都主动多做一点点功课,多留一分心眼,少一次事故。骑得远、骑得稳、骑得久,才是真本事。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