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发现一个朋友,天天捧着手机刷题,表情比研究K线图还严肃。我问他干嘛呢,炒币还是修仙?他说,大哥,我在学法减分。我当时就悟了,所谓“学法减分”,本质上就是一场针对成年人的大型行为艺术。它试图用一套完美的、实验室级别的、充满了逻辑光辉的理论,去约束一群在马路上随时准备化身“道诡异仙”的司机。这事儿的荒诞程度,约等于拿着一本《量子力学入门》去教一只猫如何优雅地捕鼠。猫只会觉得,你这铲屎的,是不是疯了。
你看这些题,每一道都散发着理想主义的光芒,美好得像应届生的第一份简历。比如雾天行车,问你怎么跟车。正确答案是“加大跟车距离”。多好,多文明,多体面。但在现实的钢铁丛林里,你加大一米车距,就是在对后车发出“快来加塞”的邀请函。你以为你留的是安全距离,在别人眼里,那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真空,是上帝为你打开的超车之窗,是通往Dota超神之路的任意门。你留下的不是空间,是破绽。然后下一秒,一辆五菱宏光就会以一种违背量子力学的方式出现在那里,车主还会摇下车窗,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你。
然后是那个“发生事故后要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是是是,理论上没错,这是写在纸上的金钟罩铁布衫,是文明驾驶的紧箍咒。但讲真,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的中年人,见过的大多数情况是,两车主先下车,不是开双闪,而是互相进行眼神上的火力侦察,然后开始围绕“谁的责任”进行一场充满了家乡话和肢体语言的友好交流。开双闪?那是后话,是仪式感,是等交警叔叔来的时候,证明自己是个“好学生”的表演。真正的第一步,是评估对方的战斗力,以及自己的保险今年涨了多少。
最经典的是那个远光灯的问题。对面一个哥们,开着个能把三体人照到气活过来的远光灯就冲过来了,题库问你怎么办?标准答案是:视线右移,减速慢行,佛系三连。我看到这个答案的时候,心态直接爆了。这考的不是驾照,考的是修仙。这是在筛选得到高僧,是在招聘未来的交通活佛。现实世界里,当你被对面的远光灯闪瞎狗眼的瞬间,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打开自己的远光灯,化身雷电法王,进行正义的“光污染”回击。这是一场男人之间无声的闪电战,是一场关于“谁先眨眼谁是狗”的尊严之战。你用你的“阿瓦达索命”射我,我就要用我的“除你武器”反弹,大家一起瞎,才是真的公平。妈的,这帮出题的人到底开不开车啊!这才是黑暗森林法则在交通领域的完美体现:你不体面,我就帮你体 P 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开车这事儿说得跟修仙渡劫一样,可能有点魔怔了。但你仔细想想,好像又没啥毛病。因为这套题库里所有美好的假设,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路上的所有参与者都是人。
但是,它唯独漏掉了这个星球上最不讲道理、最超脱于物理法则之外的移动神龛——老头乐。
这种交通工具,它是一种信仰,一种哲学。它既不属于机动车,也不属于非机动车,它属于玄学。我跟你讲,现在所有车企吹的什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精地图,都是在自欺欺人。真正的自动驾驶闭环,不在于你能不能识别1000米外的一个雪糕筒,而在于你能不能预测一个大爷下一步是准备左转、右转,还是原地掉头去捡一个矿泉水瓶。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算力就得崩。所以说,自动驾驶的圣杯,不在特斯拉,也不在蔚小理,而在那些横行在菜市场周围的、五颜六色的、四个轮子的铁皮压缩毛巾里。谁能搞定老头乐,谁就能统治世界。
说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好像又涨价了,这世道真是艰难。
所以你看到了吗?这套题库的本质,不是在教你如何开车,而是在教你如何通过一场考试。它构建了一个完美的、不存在的世界,就像品牌发布会上的PPT一样。在这个世界里,人人礼貌谦让,所有标识清晰可见,所有人都严格遵守规则。但你一旦拿到了驾照,关掉App,推开车门,迎接你的就是那个真实的、混乱的、充满了不确定性的黑暗森林。在这里,最好的防御不是安全车距,而是你车比他破;最好的沟通不是鸣笛,而是你比他更豁得出去。
但即使我们把这一切都解构了,把这套系统嘲讽得体无完肤,你还是要乖乖地去刷题。因为规则的荒诞之处就在于,你必须先遵守它,才能获得进入这个不遵守规则的游戏的入场券。你必须先证明你懂文明,才能上路去体验野蛮。这就是一种品牌玄学,驾照就是你信仰的充值凭证。
所以,这套题的终极奥义是什么?不是安全,不是法规,不是文明。而是四个大字:不装了,摊牌了。它告诉你,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你得把这些正确的废话背得滚瓜烂熟,然后才能在现实世界里,灵活地运用那些它永远不会教你的“潜规则”。最终,它要的不是一个好司机,而是一个能屈能伸,既能在考场里当圣人,又能在马路上当“癫公”的,合格的社会人。就问你怕不怕?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