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新车异响,车主维权没人管,雷军直播回应引争议

三十万买辆车,结果后排咣当直响,是不是花钱买闹心?

小米新车异响,车主维权没人管,雷军直播回应引争议-有驾

没想到,小米造车,真能把“东西会响”做成新卖点?一开始就有不少车主拍视频,说小米YU7后排总是传来哐啷哐啷的怪动静。这个声音说大不大,但谁坐在里面都像屁股底下蹲了只老鼠,越听越心慌。有人怀疑是塑料板松了,有人猜是螺丝掉了,更有的觉得就是个廉价感十足的设计失误。开始大家还以为就是自己不走运,等越来越多车主尴尬发声,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小米新车异响,车主维权没人管,雷军直播回应引争议-有驾

闫闯这位车评人脾气也不是吃素的,视频里手拍方向盘一顿分析:别的车厂,这种情况早就招回了,小米这点动静咋还死撑呢?遥想之前,小米造车口号喊得震天响,什么车规纸巾盒、碳纤维机盖,全是高科技高标准的画风,可这哐啷一响,就跟楼下装修的活没干利索似的。闫闯彻底失望,直接宣布以后再不碰小米产品。观众学他喊了一句:说得好!话音刚落,评论区立刻炸窝。

说句实话,谁家车敢年年喊高端,结果刚上市就异响?车主群更是热闹:有的拍小视频,自己坐后面咣当咣当,连背景音都是尴尬的沉默;有的夸张投诉,说打售后热线,等俩小时没人接,最后就是拿胶布糊糊了事。更有一位叫马锐拉的车主,火气冲冲直接@雷军,还把视频怼到热搜榜首页。第二天闫闯再转这个视频,标题直接亮出:价值观不合,小米凉透啦。底下有网友带着吃瓜的气质留言:有人终于敢说了;也有人扒闫闯的历史,质问他管得着吗?

小米新车异响,车主维权没人管,雷军直播回应引争议-有驾
小米新车异响,车主维权没人管,雷军直播回应引争议-有驾

这种大事件,粉丝们当然不闲着。小米粉一股脑出来护主,称特斯拉当年还不是一样,刚开始谁不打磨几年。新品牌谁还没个实验田阶段?问题是,二手车商翻身就压价收YU7,贩子直接摆脸:这货现在谁捡谁倒霉。买个新车等于上了家里小彩电,日后想卖还得倒贴钱。

小米新车异响,车主维权没人管,雷军直播回应引争议-有驾

雷军本人又怎么应对?直播间一大波网友刷屏问,这YU7响到底咋修?雷军一边笑着,一边打太极说,年轻人嘛,图个高科技玩意,响点儿有啥。旁边人都懵了,一时间气氛冷到仿佛冬天开了冻库。这回应看似轻描淡写,可谁愿意拿工资奖金换个有杂音的新车?要说这是高科技的独特体验,这谁信啊。

讲到具体技术,懂行的都明白,这十有八九就是门板塑料件共振,设计材料拉胯。调个方案,换个零件基本能好,难怪有老工程师调侃:这要搁隔壁理想,早让你全车召回免费换电机了。可小米偏不走这路,反复强调“我们会优化”,就是不见大动作。很多车主心里凉得跟掉进冰窖,吐槽三十万不是买新车,是买哐啷哐啷的烦恼。

聊到车圈江湖,网友分成三派。第一拨憋不住火,天天催小米给说法:是不是要大动作解决,还是真躺平?第二阵营不买闫闯账,直接怼他作秀、蹭热度:你又不是专家,有啥资格教训别人?第三类人最有意思,成天盯着雷军微博,盼他出面救场,把问题说清楚。这怎么听都像看家长会上孩子们扯皮,谁都有自己的理,可没人管家里的墙究竟漏不漏水。

其实想问一句,三十万不是买个噱头,是花钱买安心。车企都知道用户的心有点毛,别看一小块塑料件,背后是对品牌的信任。现在可好,网上一试水,全成大事。小米当年造车喊口号,“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现在车主们只想听一句实在话:响声到底是不是个大问题,是不是该有人出来负点责任?

说到底,小米造车这波异响,像极了邻居炒菜锅落地,你听着心里咯噔一下,可厨师说锅掉了不影响口味。车主当然不是来买锅,他们要的是体面与舒心。你觉得小米该怎么应对,一招召回安抚人心,还是死扛到底让用户习惯异响?有没有其他品牌的售后方式更接地气、用户体验更好?

在这事儿里,信任真就像塑料门板,没拧住就要哐啷一声掉下来。三派网友吵不停,市场信心也在左右摇摆,一波车主等着雷军发话,一波盼着品牌升级,但都抡着同一个问号:一辆车的品质,难道只值一块胶布吗?不管这事最后咋收场,雷军的嘴也许是一把钥匙,把用户的心门打开,也许还会有更多人把票投给更加靠谱的品牌了。

花三十万买个天天哐啷的新车,你觉得这事还能咋解决?留言聊聊你心里的答案,下次别买到也会响的“科技新品”。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