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悬架破局者:保隆科技如何改写豪华车供应链规则
从座椅空气弹簧到全主动悬架系统。一家中国供应商的十年逆袭。
9月26日。保隆科技再次斩获重磅订单。国内头部自主品牌高端豪华SUV车型。选择其智能悬架系统。单腔前空簧滑柱总成。单腔后空簧。生命周期5年。金额约2亿元。计划2027年量产。这已是该品牌第二次向保隆科技抛出橄榄枝。高端豪华车型。对技术要求极为严苛。这无疑是对保隆科技技术实力的极大认可。
曾经。空气悬架是百万豪车的专属标签。奔驰S级。奥迪A8。保时捷Panamera。这些车型的标配。如今。30万级别的国产新能源车已开始普及。甚至深蓝G318将价格下探至19.99万元。变化背后。是中国供应链的崛起。
保隆科技的故事始于2012年。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座椅空气弹簧切入。逐步拓展至商用车领域。转折点出现在与蔚来的合作。2020年9月。保隆为蔚来提供的样品在装车测试中出现空气弹簧脱落问题。技术团队连夜排查。外协厂老板头部受伤仅用创可贴包扎后继续工作。最终在48小时内制备出符合标准的样品。通过了560万次耐久性测试。2022年3月。保隆科技生产的空气悬架系统成功搭载于蔚来ET7。这是里程碑。
突破“黑盒”垄断。传统供应链中。大陆集团等国际巨头将系统封装为“黑盒”。主机厂无法定制开发。蔚来曾为改进初代车型空悬体验。多次请求德国供应商打开“黑盒”遭拒。与保隆科技的合作改变了这一局面。中国供应商更倾向于“白盒”模式。开放软硬件资源。允许主机厂深度定制与系统集成。保隆科技董事长张祖秋表示。公司可根据主机厂需求灵活应对。只赚取合理利润。
技术突破带来市场地位的飞跃。2024年1-4月。国产供应商在国内空气悬架市场份额已超过80%。而2020年这一数字还是零。保隆科技占据19.6%的市场份额。仅次于孔辉科技和拓普集团。其空气悬架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0.22%。
全球化布局同步推进。2024年。保隆科技收到欧洲某著名车企定点通知书。成为其全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架系统供气单元供应商。生命周期7年。金额超1.6亿元。预计2027年量产。公司正在筹划建设匈牙利保隆欧洲研发制造中心的智能化产线。
挑战依然存在。空气悬架系统涉及高压动态密封。正常工作气压约是轮胎的5倍。可靠性问题频发。理想L7、小鹏X9等车型曾出现悬架高度调节停止、压缩机过热等问题。这对供应商的设计验证和质量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未来路径清晰。保隆科技计划通过平台化方案降低客户开发成本和周期。同时向主动悬架进阶。公司已在前向预瞄与空悬结合技术(魔毯技术)方面取得突破。2025年电控减振器进入试生产、闭气供气单元量产。智能悬架系统加速发展。
从气门嘴起家。到打破国际巨头垄断。保隆科技的十年折射出中国汽车供应链的蜕变。智能悬架不再只是豪华车的专属。而成为普通消费者触手可及的配置。这背后是技术、成本、服务的全面革新。中国供应链正从追随者变为引领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