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欧洲都掌握着电车的核心技术,为什么偏偏不愿投入生产?

最近丰田章男又开炮了,这次还是冲着纯电动车来的。这哥们儿也不是头一回这么说了,每次一开口,就像往电车圈扔了颗炸弹,动静不小。

日本和欧洲都掌握着电车的核心技术,为什么偏偏不愿投入生产?-有驾

现在全球车企都在猛推电动化,可日本和欧洲那些大厂却一直不紧不慢。你肯定在想,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技术他们都不差,为啥就是不上心电车呢?其实真没那么简单。

先说日本。丰田搞混动都二十多年了,THS系统都出到第五代了,技术稳得不行。本田有i-MMD,日产有e-Power,哪个不是实打实的高手?欧洲也没闲着,48V轻混铺得满地都是,氢能源也在拼命搞。他们不是造不了电车,是真舍不得那些老本。

你想丰田这么多年建的生产线、供应链、专利墙,全是围绕燃油车来的。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现在突然说要全转电车,等于把整艘大船掉个头,代价太大了。大众ID.系列卖得还行吧,可让它立马停掉燃油车?那真是割肉一样疼。

日本和欧洲都掌握着电车的核心技术,为什么偏偏不愿投入生产?-有驾

再说说用户习惯。欧洲人经常跨国跑高速,日本人家小路窄,充电桩根本不好装。美国人就爱大排量,加油猛踩才爽。中国人多数就在城里上下班,用车场景完全不一样。

北欧冬天冷得要命,电动车续航直接缩水一半。德国高速不限速,电车跑起来还没油车快。这些问题一天不解决,人家怎么可能把全部身家押上去?所以他们的策略很稳,混动守住基本盘,电车试试水,氢能再赌一把未来。

这哪是技术落后,分明是老江湖的生存智慧。一边吃着碗里的,一边看着锅里的,不轻易翻车。

日本和欧洲都掌握着电车的核心技术,为什么偏偏不愿投入生产?-有驾

最关键的是利益。燃油车时代,日本有爱信、电装,变速箱技术全球通吃。德国有博世、也绕不开。这一整套链条,养活了多少企业,多少人靠它吃饭?

可电动车一来,全变了。电池是宁德时代的,电控是比亚迪的,智能系统可能是华为的。新势力上来就把核心拿走了,传统巨头反而成了配角。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选择,是整个产业格局的洗牌。背后牵着几百万就业,百年制造积累,甚至国家能源安全。他们不敢all in电车,其实是自救。

日本和欧洲都掌握着电车的核心技术,为什么偏偏不愿投入生产?-有驾

他们赌的是,未来不一定只有纯电一条路。氢能源行不行?合成燃料有没有戏?说不定还能撑很久。就像当年诺基亚死守塞班,不是蠢,是整个生态都绑在上面。推倒重来,太难了。

所以日本和欧洲不是做不了电车。而是不能、不敢、也不愿一下子全扔进去。

不能,是因为市场太复杂,用户习惯改不动。

日本和欧洲都掌握着电车的核心技术,为什么偏偏不愿投入生产?-有驾

不敢,是因为沉没成本太高,牵一发动全身。

不愿,是因为他们还想搏一个多元的能源未来。

这世上本来就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路。

日本和欧洲都掌握着电车的核心技术,为什么偏偏不愿投入生产?-有驾

觉得有道理的,点个赞。

不同意的,评论区聊聊。

转发也算支持,咱们一起唠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