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要说哪个行业最热闹,那肯定得是咱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
那叫一个神仙打架,新牌子跟雨后春笋一样往外冒,老牌子也拼了命地转型,大家都在这个赛道上挤得头破血流。
在这么多新面孔里,深蓝汽车刚出来的时候,那可是相当抢眼。
很多人都觉得,这匹“黑马”说不定能跑出个名堂来。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才跑了没多远,就感觉有点后劲不足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跟着冒了出来。
从销量完不成任务,到车主们抱怨连连,再到听说高层都要换人来“救火”,这一连串的事儿,让不少关注它的人心里都打了个问号:深蓝这车,到底是怎么了?
咱们老百姓看事情,最直接的就是看数字。
车卖得好不好,数据是不会说谎的。
年初的时候,深蓝汽车的负责人可是雄心壮志,给自家定了个全年卖45万辆的全球目标。
这个数字一出来,大伙儿都惊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得是行业里顶尖的水平才敢这么喊。
后来可能也觉得这目标有点太高了,就悄悄改成了40万辆。
可就算是打了折的目标,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想完成也悬得很。
根据公布出来的数据,从一月到六月,深蓝汽车一共交付了14.29万辆。
咱们简单算一下,40万的目标,半年过去了,完成率连36%都不到。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接下来的半年,深蓝每个月平均得卖出去超过3.7万辆车,才能勉强及格。
这是个什么概念?
就拿上半年卖得最好的6月份来说,深蓝的交付量也才刚到3万辆的边儿。
这下半年的任务,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压力可以说是直接拉满了。
销量上不去,问题很可能出在车本身。
一个汽车品牌要想站得住脚,手里必须得有几款能打的“明星产品”。
深蓝最早出圈,靠的就是那款叫做SL03的轿跑。
那车刚出来的时候,样子确实时髦,价格也还行,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目光,成了当时的爆款。
可是现在,市场上的竞争太激烈了,别家的新车一款接一款地出,配置越来越高,价格还一个比一个狠。
相比之下,SL03就显得有点跟不上节奏了,销量也从之前的高峰一路滑坡,现在一个月都卖不了两千辆,可以说是风光不再。
老将不行了,那新兵蛋子能不能顶上呢?
深蓝后来又憋了个大招,推出了一款硬派越野车,叫G318。
发布会上,那阵仗搞得挺大,负责人更是放出话来,说这车的目标是每个月卖一万辆以上。
口号喊得山响,可市场的反应却很冷淡。
上市第一个月,G318的实际销量也就几百台,连目标的零头都不到。
这就好比你卯足了劲打出一拳,结果打在了棉花上,一点响动都没有。
这么一来,现在深蓝的整个销量,基本上就靠S07和S05这两款SUV在硬撑着。
产品线这么“偏科”,就好像一个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路肯定不稳当,一旦SUV市场有个风吹草动,整个品牌都会很危险。
如果说产品有问题还可以慢慢改,那服务和口碑要是塌了,想再建立起来可就难了。
现在深蓝面临的最大危机,恰恰就在这里。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大家买车前都习惯上网看看评价。
可你现在去搜一搜深蓝,看到的很多都是车主们的抱怨和吐槽。
有个例子说得特别具体,也特别让人寒心。
一位车主说,他新买的深蓝车,提车当天就发现方向盘是歪的。
这可是新车啊,谁碰上这事儿不闹心?
更离谱的是,为了修这个方向盘,他前前后后跑了十几次4S店,问题愣是没给彻底解决。
这已经不单单是技术好不好的问题了,这反映的是整个售后服务体系出了大问题,效率低下,对车主不负责任。
一边是车主们为了修车跑断了腿,另一边呢?
是深蓝在营销上花钱如流水,搞得热火朝天。
公司高层似乎特别热衷于在网上制造话题,今天跟这个友商比一比,明天跟那个对手喊喊话,想靠这种方式吸引眼球。
这种做法,短期看可能有点用,能带来点流量,但长远看,绝对是下下策。
你自己车子的质量、售后服务都一塌糊涂,光靠在网上跟别人吵架,消费者又不是傻子,看多了只会觉得你这个品牌不踏实、不靠谱。
再加上之前的一些降价操作,让刚买了车的老车主感觉自己被“割了韭菜”,心里更不是滋味。
这么一来二去,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一点用户信任,就被这么折腾得差不多了。
面对这么一个内外交困的局面,深蓝的管理层肯定也急了。
最近就有消息传出来,说长安汽车的一位资深老将,叫杨大勇的,已经悄悄地回到深蓝来指导工作了。
这位杨大勇可不是一般人,他可以说是深蓝这个品牌的“创始人”之一,当初就是在他手里,深蓝才从无到有地被打造出来。
现在把他请回来“救火”,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帅,能把深蓝这艘有点跑偏的船给拉回正确的航道上。
但是,他回来了,问题就真能迎刃而解吗?
这事儿恐怕没那么简单。
因为深蓝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只是某个产品卖得不好,或者某个营销方案失败了,而是整个公司内部的运转可能都出了些问题。
有内部消息说,公司里部门之间协调不顺畅,做个决策、调动点资源都慢吞吞的。
这就很要命了。
比如公司很看重的海外市场,定了个目标说要占到总销量的35%,结果上半年干下来,连7%都不到,差得太远了。
再比如,现在大家买电动车最看重的智能化、自动驾驶、电池续航这些核心技术,深蓝跟华为、蔚来、小鹏这些头部品牌比起来,也明显感觉差了一口气。
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是换一个领导就能立刻解决的,它需要时间,需要整个公司从上到下地去改变。
咱们国家的汽车市场,现在已经不是光凭一两款车就能定江山的时代了,像小米这样的新玩家都带着巨大的流量和资本冲进来了,竞争只会越来越残酷。
对于深蓝来说,现在真的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十字路口,必须得静下心来,少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宣传,老老实实地回到造车的根本上来:把车子本身的质量搞好,把技术上的短板补上,尤其是要把售后服务这个最大的窟窿给堵上,真心实意地去对待每一个信任你、选择了你的消费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