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六车主们最近是不是眉头紧锁?
好不容易为了绿水青山,咬咬牙换了国六柴油车,结果发现这宝贝疙瘩娇气得很,三不五时就闹脾气,仪表盘上的小灯一亮,4S店那边就狮子大开口,动辄几千过万的诊疗费,感觉钱包瞬间被榨干。
这年月,置办一辆车实属不易,伺候它更是难上加难。
说起来,这国六排放标准是顶好的,为了咱们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嘛。
可这背后的账单,好像全都甩给了车主们。
就拿这个DPF(颗粒捕捉器)来说,简直就是个“销金窟”。
稍有梗阻,油耗像坐了火箭,嗖嗖往上窜,动力也跟着蔫儿了,感觉像被人扼住了咽喉,憋得慌。
怎会堵塞?
一方面,现如今的城市交通,拥堵是家常便饭,龟速挪动,DPF压根儿没机会“浴火重生”,哦不,是“自净”。
另一方面,油品品相也是个隐患。
纵然现在油品号称升级了,可谁敢打包票说全都达标?
万一灌了“掺水货”,DPF可就遭了秧。
有人嘀咕,4S店莫不是就靠这个营生呢。
说到底,换个DPF就要上万,这油水得多足?
可4S店也有苦衷,他们也是照章办事,而且DPF这玩意儿,技术门槛高,不是随便就能摆弄的。
那可如何是好?难道只能俯首帖耳,任人宰割?
倒也未必。
你看,有些老炮儿就摸索出了一些偏方,比如溜高速,拉高转速,让DPF自己“吐故纳新”一番。
这招式确实有点效果,但也不是包治百病。
要是堵塞得太厉害了,还是得求助于专业人士。
更有甚者,直接把DPF给卸了!
这种操作固然不可取,毕竟触犯了环保法规。
但这也折射出车主们的一种窘境:为了省钱,只能以身试险。
追根溯源,这DPF堵塞问题,说白了还是个系统性痼疾。
一方面,排放标准愈发严苛,这是时代潮流;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却没有及时跟进。
加油站的油品质量良莠不齐,维修店的技术水准也鱼龙混杂,再加上信息不对称,车主们很容易被“套路”。
单从DPF再生这件事来看,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病灶归咎于车主驾驶习惯欠佳,抑或油品质量不尽人意,是否忽略了厂家在设计之初,有没有充分考虑到国内纷繁复杂的路况和油品实情?
是不是应该提供更便捷、更实惠的解决方案?
再深思一下,为何海外的DPF故障率相对较低?
除去油品品质更胜一筹之外,是否他们的车辆设计更为周全,维修体系更为健全?
当然,我们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全盘否定国六标准。
说到底,为了环保,做出些许让步是情理之中。
但是,这种负担不应该只由车主们来背负。
厂家、加油站、维修店,乃至整个社会,都应当携手并进,共克难关。
归根结底,咱们要的是碧空如洗,而不是车主们囊中羞涩。
与其让车主们为了DPF心力交瘁,不如从源头着手,让环保更接地气,更富有人情味。
因此,下回你的国六车又闹别扭了,先别急着破口大骂,先试试那些“土方子”。
实在不行,再找个知根知底的修理铺。
切记,守护好自己的荷包,也守护好咱们的朗朗乾坤。
这才是当务之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