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时有多冲动,用车时就有多后悔,真正做到理性买车的不容易

每次听同事们聊天,聊到买车,谁谁买了个豪车,花了三十多万。我虽然也有点羡慕,但心里面却在想,以他的工资水平能养的起吗?我见过很多开豪车的,平时加油都舍不得加满,做保养也是精打细算,手里面是真没钱。并且很多人都是贷款买车,当每个月还贷款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压力巨大了。还有每年的保险和保养,三十万的豪车要比十来万的车,每年至少要多花六千以上,这是保守估计。

现实中,大多数人买车都会超过自己前期的预算,身边就有很多人是这种情况,买车后都会吐槽预算没绷住。有人预算10万买一辆车,结果看来看去,最后买的车一定会超过10万,很多都能达到15万。原本想着够用就行,结果硬生生加了一堆配置,或者买了更高级的车型。买车时眼花缭乱,看的多了自己也不知道要选哪个了,再加上销售的各种推荐,自己就蒙了。

买车时有多冲动,用车时就有多后悔,真正做到理性买车的不容易-有驾

你一进4S店,说想要某款车的最低配车型,销售嘴上说没问题,可展车都是高配,只能先带你看高配版本。看了之后,拿你配置焦虑的弱点来给你施加压力。哥你看,这个高配比那个多了全景天窗和真皮座椅。还有主动刹车,这个能保命,那个自适应巡航跑高速特香,现在不选,以后想加都加不了。总共就贵2万,一步到位多好?你一想安全第一,加!

结果呢?主动刹车可能一辈子用不上一次,巡航功能一年开不了两回高速。这些看似有用的配置,加起来两万块,全成了闲置的摆设。别被配置越高越好忽悠了,得看你能不能用得上。全景天窗看着爽吧?很多漏风、漏水的,夏天晒得像蒸笼,我那车天窗一年开不了2次,还得担心密封圈老化漏水。自动泊车听着高级?实际用起来还没自己倒得快,纯属鸡肋。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你问问自己:这个配置我一个月能用几次?

买车时有多冲动,用车时就有多后悔,真正做到理性买车的不容易-有驾

还有的人选了高配车型,价格比预算高了一点,于是想着再稍微加一点钱就能买到更高级的车型了,于是越加越多。比如本想买个迈腾低配,看来看去,还不如少加点钱上豪华车型,更有面子。结果去买了奥迪A4,价格也贵不了多少,但比自己的预算要高。

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个刚毕业的小伙子,好面子,家里凑钱给他买了辆宝马X1。他上班的地方离宿舍也就三公里,周末最多去趟超市,结果车常年停在小区角落落灰。有次我路过看见车胎都瘪了,问他咋不开,他苦笑:没有开车的机会啊,再说油这么贵,汽油涨得比工资快,保养一次够我吃半个月火锅了,还不如骑个电瓶车。你说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吗?

真要理性买车,第一步就得撕掉面子这层纸,很多人都是为了面子而额外花钱的。本来觉得国产车性价比高,结果亲戚一句买合资车有面儿。朋友晒了辆 BBA,你心里就开始打鼓:买太便宜会不会被瞧不起?我不能比他差啊。我见过有人为了不输同事,硬是把预算从15万提到25万,钱不够,用的是贷款买车。结果每月车贷压得喘不过气,油钱都得精打细算。车成了撑场面的工具,实际上也没有多少场面要撑,哪还有幸福感?

别听亲戚说“买日系省油”“德系耐造”,也别管同事开啥车,先拿张纸列清楚自己的需求:每天开多少公里?坐几个人?有没有长途需求?小区停车位好停吗?预算里不光要算首付月供,还得把油费、保险、保养、停车费全加进去,看自己能不能承受得起——我敢说,至少三成车主买车前没算过这笔账。

买车时有多冲动,用车时就有多后悔,真正做到理性买车的不容易-有驾

说到底,超预算的核心是需求没拎清。买车前总想着这个配置万一用到呢?把可能需要当成了必须要有。就像我一个朋友,本来就上下班开,非觉得偶尔要带家人出游,硬选了七座SUV,结果三年里满座的次数不超过5次,油耗高、停车难,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悔得肠子都青了。买车就像找对象,得门当户对。你月薪八千,就别盯着二十万以上的车;城市代步,就别惦记七座SUV。理性不是抠门,是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毕竟车是服务人的,别最后人成了车的奴隶。下次再有人劝你买车要一步到位,买个好的,你就问问他:你能借我点钱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