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都在夸增程车多完美,可关于它的那些缺点,却没几人提及

朋友老张去年买了辆增程车,信誓旦旦说“续航无焦虑”,结果今年找我吐槽:“油费比预想高两倍,充电慢得想砸车! ”像他这样被“伪需求”忽悠的人真不少。 增程车看似集成了油车和电车的优点,但实际使用中,许多车主发现其痛点远比宣传的多。

网上都在夸增程车多完美,可关于它的那些缺点,却没几人提及-有驾

增程车在高速工况下的能耗表现备受诟病。 多款增程车型在时速120公里馈电状态下,油耗通常在9L/100km左右,甚至更高,同级别燃油车在相同条件下油耗约为7-8L/100km,差距可达18%以上。

这主要源于技术原理的差异:增程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发动机需同时承担驱动和发电双重任务,能量转换效率较低;而燃油车在高速巡航时发动机可驱动车轮,处于最佳热效率区间。

有广州车主实测发现,岚图FREE满油满电跑高速,实际续航650公里,远低于官方宣传的860公里,油电成本每公里0.88元,比汉兰达混动的0.62元高出42%。

网上都在夸增程车多完美,可关于它的那些缺点,却没几人提及-有驾

纯电续航短和充电效率低是增程车的另一大短板。 多数增程车纯电里程仅100-200公里,日常通勤两天一充,迫使车主频繁充电。

虽然阿维塔等部分新车型搭载了先进电池支持快充,但主流增程车的充电效率依然不高。 增程电池容量小,快充效率低,同样快充30分钟,纯电补能400公里,增程只能充100公里,且越充越慢。

没有家庭充电条件的用户,依赖公共充电设施可能会增加车主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网上都在夸增程车多完美,可关于它的那些缺点,却没几人提及-有驾

一旦电量耗尽,增程车的驾驶体验便会急剧下降。 电量低于20%后,加速性能明显减弱,发动机噪音和震动大幅增加。 某新势力车型亏电状态零百加速从6秒跌至9秒,NVH值飙升45分贝。

有车主自嘲:“省下的油钱,全拿来买耳塞了! ”在冬季低温环境下,问题更加严重:磷酸铁锂电池在-10℃时容量衰减40%,三元锂电池衰减25%,增程器热效率也会暴跌,低温冷启动需额外耗油预热,油耗增加30%。

政策红利的退潮也在影响增程车的市场表现。 上海宣布2023年起取消插混/增程免费绿牌,广州、深圳跟进提高补贴门槛。

网上都在夸增程车多完美,可关于它的那些缺点,却没几人提及-有驾

北京已禁止增程车用纯电指标上牌,海南2030年禁售燃油车政策也明确排除增程车。 这些政策变化使得增程车从“政策宠儿”变为“二等公民”,车主不仅要面对使用中的痛点,还要承受政策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增程车的维护成本高于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车。 增程车每年需同时保养三电系统和增程器,比同级燃油车多花40%的保养费用。

系统复杂度更高,高压系统隐患使得电机控制器故障率比纯电车高25%。 以理想ONE为例,40kWh电池组更换费用高达8万元,按年均2万公里计算,电池成本摊薄至每公里4元,远高于加油的0.6元。

网上都在夸增程车多完美,可关于它的那些缺点,却没几人提及-有驾

市场数据显示,增程车的保值率令人担忧。 三年车龄增程车残值率比纯电车低12%,比燃油车低18%。 某品牌官方二手车回收价仅为开票价的47%。 二手车商听到“增程”二字就压价3万,因为担心电池衰减和高昂的更换成本。

电池衰减速度也是增程车主面临的隐忧。 中汽检测报告显示,增程车电池四年衰减30%以上,比纯电车25%的衰减更快。 这主要是因为增程车电池容量小,充放电频率更高。 比如跑600公里,纯电车充1次电够用,增程车得充3次,加剧了电池化学材料的损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