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里有个事儿挺引人关注的,那就是东风日产推出了新款的轩逸。
这款车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以前常年霸占着轿车销量榜的头把交椅。
这次新款上市,一共推出了五款车型,起步价格定在了11.39万元。
这个价格一出来,很多人心里就开始盘算了:在现在这个竞争已经白热化的汽车市场,新款轩逸到底还能不能像以前那么能打?
它的销量还能不能再往上冲一冲?
这确实是个值得咱们普通消费者好好琢磨的问题。
咱们先来看看这款新车,它到底新在哪儿,有哪些拿得出手的本事。
从外表上看,新款轩逸确实变得更精神了。
车头那个V字形的大格栅是日产的标志,现在变得更大了,也更有立体感,配上两边像翅膀一样的LED大灯,整个车头看起来比老款要时尚、年轻不少。
这种设计的好处是,它既保留了轩逸那种稳重大方的感觉,让上了年纪的人能接受,又增加了一些动感的元素,也能吸引到年轻人的目光。
可以说,在外观设计上,日产这次是想尽量满足更多人的审美。
坐进车里,轩逸最大的卖点就体现出来了,那就是它的座椅。
很多人都开玩笑说日产是“买沙发送车”,这话虽然是玩笑,但确实说到了点子上。
新款轩逸的座椅坐上去,那种柔软和包裹感是真的舒服,感觉整个身体都能陷进去,但又有足够的支撑。
特别是对于经常需要开长途或者天天在市区堵车的人来说,一套舒服的座椅能大大减轻疲劳感。
除了座椅,车里的空间也一直是轩逸的强项,尤其是后排,腿部和头部的空间都比较宽敞,坐三个成年人也不会觉得特别拥挤。
这一点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吸引力非常大,毕竟家里有老人小孩,空间大、坐着舒服是硬道理。
在配置方面,新款轩逸也跟上了现在的潮流。
车里那块中控屏幕搭载了新的智能系统,可以动动嘴就控制导航、放音乐,还能用手机远程看看车的状态,这些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确实能提供不少便利。
而且,像倒车影像、自动驻车这些很实用的功能,现在都成了标准配置,不用再多花钱去选装了。
日产还注意到了很多小细节,比如四个车窗都能一键升降,前排和后排都给配了手机充电口。
这些东西虽然不起眼,但用起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厂家确实考虑到了咱们日常使用的方便。
动力和油耗方面,新款轩逸沿用了那套非常成熟的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和CVT无级变速箱。
这套动力组合最大的优点就是省油和平顺。
根据官方数据,它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不到6升,这在油价不便宜的今天,意味着能省下不少加油钱。
在城市里开,起步很轻快,跟车也不费劲,变速箱换挡几乎感觉不到顿挫,开起来非常轻松惬意。
对于绝大多数只是把车当成代步工具的家庭来说,这样的动力表现是完全足够,并且经济实惠的。
但是,话说回来,车无完车,新款轩逸虽然优点很突出,但它的一些缺点也同样明显,而且这些缺点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可能会被放大。
首先就是刚才提到的动力。
省油平顺的另一面,就是动力输出比较“温柔”。
如果你是个急性子,或者喜欢开车找点乐趣,那轩逸可能会让你觉得有点平淡。
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当你需要快速超车的时候,一脚油门踩下去,发动机声音很大,但车速的提升却有点慢,会给人一种干吼不走的感觉。
这和现在市面上很多带涡轮增压或者混动、纯电的车型那种随叫随到的动力比起来,确实有不小的差距。
其次,是底盘悬挂。
新款轩逸的后悬挂用的是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
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专业,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也比较低的悬挂形式。
它的缺点是在经过一些比较颠簸的路面,比如减速带或者坑洼路段时,车尾的晃动和弹跳会比较明显,后排乘客的舒适性会受到一定影响。
而在同价位甚至更低价位的很多国产车,比如吉利帝豪、长安逸动等等,都已经用上了舒适性和操控性更好的多连杆式独立后悬挂。
在这一点上,轩逸就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性价比上吃了亏。
还有一些细节上的“省成本”,也让一些消费者觉得不太满意。
比如,11万多的起步车型,大灯居然还是传统的卤素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蜡烛灯”,晚上照明效果跟LED大灯比差远了。
轮胎的规格也比较窄,虽然对省油有好处,但在雨天湿滑路面上的抓地力,以及高速行驶的稳定性方面,会比宽胎稍逊一筹。
更让人不太理解的是,作为一款主打家用的轿车,它的后排座椅竟然是不能放倒的。
这就意味着后备箱的空间被固定死了,如果偶尔想拉点长的大件物品,比如去家具店买个柜子,那就非常不方便了。
最后一点是隔音。
轩逸在市区里低速行驶的时候,车内还算安静。
可一旦速度上到每小时80公里以上,从车外传来的风声和轮胎滚动的噪音就会变得很清晰,影响车内的交谈和听音乐的体验。
尤其是在下雨天,雨点打在车顶上的声音也比较大,会让人觉得这台车的档次感有所欠缺。
综合来看,新款轩逸依然是一台特点非常鲜明的车。
它把舒适、省油、大空间这几点做到了极致,非常精准地抓住了大部分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
但是,它在动力、底盘硬件、配置细节和隔音方面的短板也同样存在。
在几年前,市场上对手不多的时候,这些缺点可能无伤大雅。
但在今天,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以比亚迪秦PLUS DM-i为代表的一大批国产新能源和燃油车,正在用更低的价格、更高的配置、更强的动力和更低的用车成本,全方位地冲击着轩逸这样的传统合资家轿。
消费者现在手里的选择太多了,同样花10万出头的价格,他们可以买到加速更快、配置更丰富、科技感更强的国产车。
所以,新款轩逸面临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
它想单靠一次改款就重现过去的辉煌,难度非常大。
它的未来销量,很大程度上要看终端市场的优惠力度,以及还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了“大沙发”和“省油可靠”这些传统优势而买单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