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在中国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崩塌。2025年7月,奔驰零售量仅26,653辆,环比暴跌超40%,创下近5年来最差单月成绩。 这一数字不仅跌破2.7万辆关口,甚至比近三年第二低的月销量(3.6万辆)还少卖超9,000辆。
主力车型全线溃败。 7月销量最高的奔驰E级仅卖出7,700辆,GLC和C级分别贡献7,514辆和6,870辆,无一款车型破万。 GLB销量低至1,150辆,其余车型均不足千辆。 上半年累计销量29.32万辆,同比下滑14%,其中二季度跌幅扩大至19%,中国市场成为奔驰全球下滑最严重的区域。
价格体系彻底瓦解。 为抢夺客户,奔驰C级终端最高降价36%(优惠12万元),E级降价20%(优惠10万元)。 入门级GLA甚至跌破17万元区间,与大众、丰田等普通品牌直接竞争。 但大幅降价并未提振销量,反而导致单车利润腰斩,经销商陷入“卖一辆亏一辆”的恶性循环。
电动车成为最大败笔。 奔驰EQ系列销量惨不忍睹:EQA和EQB终端价腰斩后,7月销量仅103辆和233辆。 旗舰电动轿车EQS因月销长期徘徊三位数,最终被迫停产。 电动版大G在中国仅卖出58辆,欧洲市场也仅1,450辆,不足燃油版销量的七分之一。
经销商网络大规模崩塌。 2025年上半年,全国超80家奔驰4S店终止授权,涉及北京、上海、杭州等23个城市。 部分门店彻底停业,北京鹏龙大厦等原奔驰展厅转为华为鸿蒙智行门店。 广州某退网经销商转型蔚来展厅后,单店月销量反超原奔驰门店。 奔驰计划年底前削减超100家经销商,以缓解区域价格战和运营成本压力。
新势力品牌正疯狂蚕食奔驰份额。 理想L6单月销量突破1.9万辆,问界M9霸占50万级市场。 华为系尊界S800上市首月订单超6,500辆,直接分流奔驰迈巴赫客户。 技术差距进一步拉大:新势力车型智驾功能渗透率超99%,续航普遍突破800公里,5C超充技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而奔驰车机导航曾大面积崩溃,暴露智能化短板。
奔驰被迫启动裁员与成本切割。 中国区销售和金融部门裁员15%,后续将扩展至其他职能部门。 全球范围内,奔驰计划裁员超1万人,并暂停股票回购计划。 为压缩成本,奔驰将中国供应商比例从45%提升至70%,同时淘汰A/B级等入门车型,精简产品线。
财务数据印证经营危机。 2025年上半年奔驰营收663.77亿欧元,同比下滑9%;净利润26.88亿欧元,暴跌56%。 第二季度净利润仅9.57亿欧元,同比直降69%。 公司取消全年盈利指引,CEO康林松承认“当前市场环境已无法预测”。
产品迭代陷入停滞。 原定2024年推出的纯电CLA延迟至2025年秋季上市,MB.EA大型纯电平台研发暂停,下一代电动E级和S级被迫降级沿用老旧的EVA2平台生产。 德国总部与中国团队的策略严重割裂:前者宣布“未来十年继续开发燃油车”,后者却高调展示续航866公里的纯电CLA概念车。
中国消费者用脚投票。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44%,而奔驰电车销量占比不足3%。 30岁以下年轻客群流失最为严重,奔驰车主平均年龄比国产高端品牌高10岁。
全球市场同步失守。 奔驰第二季度全球销量54.71万辆,同比减少9%。 欧洲市场销量下滑3%,德国本土销量跌2%;美国市场受关税冲击销量下滑6%。 亚洲市场整体销量萎缩16%,但中国14%的跌幅仍是最大拖累。
传统豪车光环彻底褪色。 宝马凭借Neue Klasse平台实现纯电销量增长19%,大众ID系列全球销量同比涨35%。 而奔驰电动车2024年销量暴跌23%,2025年一季度占比仍不足十分之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