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大灯长期开启,电瓶真的会折寿?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样

现在咱们身边开车的朋友是越来越多了,车上的功能也变得五花八门,其中一个特别受欢迎的功能就是自动大灯。

确实方便,天一擦黑或者一进隧道,车灯自己就亮了,省去了手动操作的麻烦,也让我们开车的时候能更专心。

但是,享受这份便利的同时,很多人心里也一直有个疙瘩:这个自动大灯功能常年开着,让灯光系统频繁地自己启动和关闭,会不会特别费电,时间长了是不是会让电瓶的寿命大打折扣?

自动大灯长期开启,电瓶真的会折寿?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样-有驾

不少人都听过类似的说法,搞得心里七上八下的。

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个事情彻底说清楚,看看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首先,我们得搞明白自动大灯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其实它的原理并不复杂,说白了,它就是靠一个安装在车内的“光线感应器”来干活的。

这个小零件通常放在仪表台靠近前挡风玻璃的位置,它就像一只时刻睁着的“电子眼”,不停地监测车外的光线强度。

当它判断外界环境暗到一定程度,比如进入了地下车库、隧道,或者天色渐渐黑下来的时候,它就会向车辆的控制电脑发送一个信号,告诉它“该开灯了”。

反过来,当车辆驶出黑暗环境,光线恢复充足时,它又会通知电脑把灯关掉。

整个过程,它所消耗的电量,和你自己用手去拧一下开关所消耗的电量,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

那个光线感应器本身在待机状态下所需要的电量更是微乎其微,可能比你家里路由器上的一个小指示灯还要省电。

自动大灯长期开启,电瓶真的会折寿?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样-有驾

所以,从工作原理这个根儿上说,认为自动大灯功能本身是个“电老虎”,会直接导致电瓶损坏,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既然功能本身没问题,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车主感觉自从习惯用自动大灯后,电瓶好像没以前耐用了呢?

问题其实并不出在这个功能上,而是出在我们可能忽略了的一些使用习惯和车辆本身的“隐性耗电”上。

这里要引入一个概念,叫做“静态电流”,通俗点讲就是“偷电”。

您得知道,现在的汽车越来越智能化,就算您把车熄火、拔下钥匙、锁好车门,这辆车也并不是完全断电“睡死”了。

车上的防盗报警系统、无钥匙进入的感应模块、行车电脑里的一些记忆功能等等,都需要持续地用微弱的电流来维持工作,以便随时待命。

对于一辆健康状况良好的车来说,这股静态电流非常小,国家标准一般要求不应超过50毫安。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一块普通的60安时电瓶,在理想状态下,光是维持这个正常的静态电流,也能撑上一个多月。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有些情况下,这个“偷电”的量会变得不正常。

自动大灯长期开启,电瓶真的会折寿?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样-有驾

比如,某些车型在设计上,它的灯光控制模块或者其他电子模块,在车辆熄火后并没有完全进入深度休眠状态,导致静态电流比正常值高出不少。

或者车辆因为线路老化、改装不当等原因,也可能出现漏电的情况。

这时候,虽然大灯没有亮,但控制它的系统可能一直在后台悄悄地消耗着电能。

如果您每天都开车,哪怕只是短途上下班,发动机的发电机会很快把这点损失的电量补充回来,所以您根本察觉不到任何异常。

可一旦情况改变,比如您出差或者休假,把车在停车场一放就是一两个星期。

这下问题就暴露了。

那个比正常值偏高的静态电流,就像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日积月累地消耗着电瓶的电量。

十天半个月下来,很可能就把电瓶的电给耗光了。

当您回来准备用车时,就会发现车子怎么也打不着火了。

对电瓶来说,最致命的打击还不是一次性的没电,而是“反复深度亏电”。

自动大灯长期开启,电瓶真的会折寿?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样-有驾

铅酸电瓶有一个特性,就是特别害怕被彻底用光电。

每一次电量被完全耗尽,都会对电瓶内部的化学物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对电瓶寿命的一次“重创”。

一次深度亏电,电瓶的储电能力可能就会下降一部分;如果经历三四次这样的折腾,那这块电瓶的性能可能就要大打折扣,离报废也就不远了。

很多车主遇到的情况正是如此,车子长期停放导致电瓶亏电,找人搭电救活后,没过多久又因为同样的原因再次亏电。

几次下来,一块原本能用三五年的电瓶,可能一两年就提前下岗了。

这时候,人们往往会回想,自己是不是一直把大灯开关放在“Auto”位置,于是很自然地就把这口锅甩给了自动大灯。

所以,咱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自动大灯是个好功能,它本身不伤害电瓶。

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的用车场景是否会让车辆长时间静置,以及车辆本身是否存在异常的静态耗电。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该怎么正确使用就清晰多了。

如果您的车是日常通勤工具,每天或者隔天都会开一开,那么请放心地把灯光开关拧在“Auto”档位上。

自动大灯长期开启,电瓶真的会折寿?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样-有驾

尽情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安全,完全不用担心电瓶的问题。

因为您每次开车,发动机都能给电瓶充足电,足以弥补所有的正常消耗。

当然,养成一个好习惯总没错:每次锁车后,回头看一眼,确认大灯已经按预设逻辑熄灭了。

虽然现在绝大多数汽车,包括我们很多优秀的国产品牌车型,都有非常智能的电源管理系统,锁车后会自动切断大灯电源,但自己确认一下,心里更踏实。

但如果您的用车习惯是好几天甚至一两个星期才开一次,或者您马上要出远门,车辆需要长时间停放,那就要特别注意了。

在这种情况下,最稳妥的做法就是在停车熄火前,手动将灯光开关从“Auto”档位转到“OFF”(关闭)档。

这个简单的动作,可以确保灯光控制系统彻底进入休眠,避免任何潜在的额外耗电。

如果车辆停放时间预计会超过一个月,那么最保险的办法,就是打开发动机舱,用工具将电瓶的负极接线柱断开,实现物理层面的彻底断电,这样就能百分之百防止电瓶电量流失了。

除了正确使用,平时对电瓶多一些关爱,也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比如,尽量避免在发动机熄火的状态下,长时间使用车内的音响、空调或者给电子设备充电。

对于那些平时只开短途的车主来说,建议每个月至少找个机会,让车子在路上连续行驶半小时以上,这样能让发电机有足够的时间为电瓶进行一次深度、饱和的充电。

当您发现车子启动时,马达的声音变得有气无力,转速明显比平时慢,或者仪表盘的灯光在启动瞬间会变得非常暗淡甚至闪烁,这些都是电瓶电量不足或者寿命即将终结的典型信号,这时候就应该及时去检查或更换电瓶,避免被扔在半路的尴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