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魔幻的事情越来越多了。
你买个冰箱,它说自己有神经网络,能帮你规划健康食谱,其实就是想让你多买它家合作的有机蔬菜。你买个马桶,它说自己有云端大数据,能分析你的健康状况,其实就是想把你的数据打包卖给保险公司。
万物皆可“智能”,万物皆可“OS”。
这股风潮,终于还是精准地吹到了两轮电动车这个朴实无华的领域。过去,你对一辆电动车最大的幻想,无非是电池耐用点,跑得远一点,别半路把你扔在环线上。大家都很实在,比拼的是肌肉,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
现在,时代变了。九号公司最近就扔出来一个重磅炸弹,叫“凌波OS”。一个给两轮电动车装上的所谓“大脑”。
这事儿就很有意思了。
当一个行业开始不卷硬件,卷起了“操作系统”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时,说明两件事。要么是硬件的仗打完了,卷不动了,大家都是及格线以上的选手,再多堆一块电池的边际效益,还不如请两个KOL发短视频。要么是,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说白了,以前的电动车,就是个功能机,电池是电池,电机是电机,仪表盘是仪表盘,大家都是临时工,凑在一起干活,主打一个“能跑就行”。而所谓的“OS”,就是一个空降来的CEO,把这些各自为政的山头全部收编,搞集权管理。从此,电机怎么发力,电池怎么省电,车灯什么时候亮,都得听中央的。
这套路熟不熟悉?太熟悉了。智能手机当年就是这么干的。当所有手机的屏幕、处理器都大差不差的时候,iOS和安卓就成了真正的护城河,把用户死死地焊在了自家的战车上。
九号搞这个“凌波OS”,葫芦里卖的也是这个药。
我们来看看这个“大脑”到底带来了什么骚操作,以及这些操作背后,藏着怎样冰冷的商业逻辑。
第一个,也是最核心的卖点,叫OTA升级。翻译过来就是,你的车,能像手机一样,连个Wi-Fi就自己更新迭代了。
这事儿听起来特别香,对吧?今天给你推送一个叫“鼹鼠控”的新技术,让你起步和刹车更丝滑,明天给你优化一下电量算法,让你多跑五公里。你买了一辆2023年的车,到了2025年,它可能比刚出厂时还牛逼。这让那些为了一个小功能就得换整车的用户,感觉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
但你再往下想一层。
OTA的本质是什么?是“软件定义硬件”。是你花钱买了个躯壳,而灵魂的最终解释权,归厂家所有。这彻底改变了“一锤子买卖”的商业模式。以前车卖给你,厂家和你的关系基本就结束了。现在,这只是一个开始。通过不断的OTA,厂家可以持续地提供价值,当然,也持续地在你身上挖掘价值。
它让你产生了依赖,让你觉得这个品牌“够意思”,让你在换车的时候,下意识地还会选择它。这是一种比降价促销高级得多的用户粘性。本质上,你买的不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服务,一个持续进化的承诺。而承诺,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早晚会以另一种形式让你支付。
第二个,叫“无感解锁”和一系列的安全升级。
人靠近,车自动解锁;人离开,车自动上锁。听起来是不是很酷?很有未来感?但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对“懒”这一人性弱点的精准狙击。掏钥匙、掏手机,这是一个动作,是一个“摩擦点”。商业上所有的创新,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消除这种摩擦点。摩擦点越少,你对这个产品就越“无感”,它就越像你身体的一部分。
当一个工具无限趋近于你的本能时,你就离不开它了。
至于安全升级,就更现实了。比如根据路况和你的骑行习惯,动态调整动力和刹车,防止雨天侧滑。这功能好不好?当然好。但这背后也反映了一个残酷的现实:道路越来越复杂,骑车分心的人越来越多。与其指望每个人都变成老司机,不如让机器来当一部分人的“驾校教练”和“安全气囊”。
这不是对人性的信任,而是对人性的不信任。它默认你会犯错,默认你需要被保护,然后把这种保护打包成一个卖点,卖给你。这是一种用技术来对冲风险的商业保险,只不过保的,是你的命。
第三个,打造所谓的“智能伙伴”。
仪表盘上能直接开高德导航,能跟你的智能头盔联动,还能设置“家庭模式”限制你家熊孩子的速度。你看,这辆车已经不满足于只做你的代步工具了。它想成为你的生活管家、你的数据中心、你家庭关系里的一个“电子警察”。
这是最恐怖的地方。当你的车开始了解你的日常通勤路线,知道你常去哪家咖啡馆,知道你孩子的骑行范围,它就不再是一辆冷冰冰的机械了。它成了一个移动的、长着轮子的数据终端。这些数据在当下可能只是为了优化导航,但在未来,它们就是商业帝国最坚实的砖瓦。
所以,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九号搞“凌波OS”这件事。
它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升级,而是一次商业模式的维新,一场蓄谋已久的“圈地运动”。在两轮电动车这个血海市场里,硬件的壁垒越来越低,你用宁德的电池,我也能用;你用博世的电机,我也可以采购。当大家都能做出一个“好”产品时,怎么赢?
答案就是,建立生态。
用一个足够好用的OS作为诱饵,把用户圈进来。然后通过OTA不断投喂新功能,增加用户的转换成本。再通过开放平台,让头盔、尾箱、手套等所有周边配件都接入这个系统。最后,形成一个“九号全家桶”。你一旦习惯了它的“无感解锁”,习惯了它的导航,习惯了它的一切,你就很难再换到另一个品牌,因为那意味着你要重新学习和适应。
就像你用了十年iOS,突然让你换到安卓,那种深入骨髓的别扭感,就是生态的力量。
这套玩法,在手机、汽车、智能家居领域,已经屡试不爽。九号,只是那个把这套成熟剧本搬到两轮电动车领域的聪明人。它的野心,从来都不是多卖几辆车,而是想成为这个领域的“安卓”或者“iOS”,成为那个制定游戏规则的人。
所以,我们普通用户该怎么看?
我的建议是,保持清醒,但没必要抗拒。商业的归商业,体验的归体验。这些智能化的功能,确实让骑行变得更方便、更安全了。资本用尽心机设计出来的“糖衣炮弹”,你把糖衣吃了,然后对炮弹保持警惕,这就够了。
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但永远别对一个商业公司的“情怀”和“伙伴”定位产生幻想。你的电动车不会是你的伙伴,它只是一个越来越懂怎么从你口袋里掏钱的、极其聪明的工具。
而我们,就是一群心甘情愿被这些聪明工具伺候的,懒人。
这不丢人,这叫魔幻现实。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